小小书屋>军事历史>回到明朝当学霸>第48章 再露锋芒

“学生余墨,参拜知县大人,参拜教谕!”

“余墨!”古殊拿着余墨的试卷,皱着眉头看了半晌,才缓缓开口。

“学生在!”

“余墨,你这学问涨进的倒是很快,四书五经可已背熟?”

“学生四书已经熟背,五经还差诗经、礼记和半部春秋!”

“恩?”一旁的姜青云有些疑惑。“本官记得八月前你还说,五经尚未学习?”

余墨心中一凛,暗道大意,急忙解释。“回大人,学生病好之后,这记忆力也跟着出奇的好了不少,而且学生发现,学生以前所背的东西都还在脑子里,只要稍一用功,就能恢复记忆。所以,半个月下来,方有此成效。”

“哦?这倒是奇了。不过,对你来说,倒是好事。看来你说一年恢复如初,倒是谦虚了。”

姜青云眯着眼,满脸笑意,余墨越厉害,他越高兴。至于余墨说的话是否属实,他根本不关心,他要的只是结果罢了。

“学生多谢大人关心。”

姜青云点点头,不再多言。

另一边,古殊拿着余墨的卷子,仍旧蹙眉不悦。

“余墨,你这学问暂且先放在一边,你先说说你这字是怎么回事?老夫可记得,两年前,你可是写了一手及其飘逸的好字啊,现在怎么变成了这样?简直不堪入目!”

古殊说着,砰的一声,把试卷拍在了桌子上,似是非常生气。

也难怪,古代考科举,学问是一方面,这书法同样很重要,科举考官判卷时,都是先看字,如果字写的难看,好一点的能给你看看,不好的直接将你卷子扔在一边,纵使你才华横溢,也无可奈何。所以,古人对写字非常重视。

而且关键是,这练字不像其他,没有速成的法门,只能一笔一划的磨时间去练,没有三年之功,甭想有什么成就,这才是古殊着急的原因。如果余墨现在一心读书,那三年内,或许可以试着考科举,但如果再加上练字,那这时间就会无限期延长了,到那时,耽误的可就不是余墨一个人了。

姜青云捡起余墨的试卷看了看,也是满头黑线,一颗心都沉了下去,他能等余墨三五年,但要是十年八年,余墨再考上进士,也与他无关了。

余墨心思灵巧,很快就想到了问题的关键,遂眼睛一转,解释道:“大人,教谕,我的字也是疾病影响的,不过,我想我写字和背书应该都一样,有身体记忆,只要我努力练习,很快就能恢复。”

古殊闻言,叹了口气。“也罢,不管怎么说,你都有底子,也不会耽误太长时间。”说着,还向姜青云递了个颜色。

姜青云怔了怔,脸色稍缓,缓缓点头,不管怎么样,和余墨结个善缘总是好的,本来这就是一个高风险的投资,没有谁会有把我肯定金榜题名,太过强求,反而不好。

想清楚这些,姜青云和古殊也都不再纠结此事。

余墨把一切都看在眼里,也记在心里,其实他也知道,姜青云一开始接近他,就是为了结善缘,说白了就是为了他以后的利益。不过,这世间,到处都是利益纠葛,分的太清,反而不美。不管他们的目的如何,至少他们对余墨很不错,就凭这点,余墨也不会忘了这份恩义。

“既然如此,那就开始答对吧。余墨,半个月前,你曾和老夫快速答对,那次你表现很不错,这一次不知你敢否?”

“学生但凭教谕吩咐!”

“嗯!很好!”古殊点点头,接着道:“不过,这一次,可不能局限于孟子了,既然你已熟背四书、尚书和周易,那老夫也将从这些里随意出题。”

余墨自信一笑,从容答道:“请教谕出题!”

“哈哈哈,好,你听好!”古殊想了想,问:“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出自何书何处?此处何解?”

古殊话音一落,余墨便不假思索的答道:“此言出自《大学》,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唯于理有未穷,故其知又不尽也......”

“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何书何处何解?”

“出自《大学》夏书·禹贡,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冀州:既载壶口,治梁及岐。既修太原,至于岳阳......”

古殊:“.......”

余墨:“.......”

俩人正式进入了问答模式,一个问的快,一个答的快,几乎都不需要思考,短短几个呼吸的时间,俩人就已经问答了五个问题。

一旁的姜青云、杜铭、姜冰雪和一众学子早就惊呆了。

姜青云微张着嘴,眼中带着不可思议,他虽然是进士出身,四书五经也是熟读背诵,但是他做不到像余墨这样熟练,这就好比很多人都会被唐诗三百首,你要是说诗名,他可能会立马背出来,但要是从中随便抽取一句,让他说出处,然后背出全诗,百分之八十的人都会懵住,都得想一会才能背出,唐诗三百首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四书五经?而且,余墨所有的问题都没有考虑过,几乎都是脱口而出。

姜青云如此,师爷杜铭就更别提了,他早就已被震撼的无以复加了。姜冰雪捂着小嘴,看向余墨的目光中,满是钦佩,甚至于,还有仰慕和一些其他的感情,恐怕连他都不清楚,余墨的身影早就已经在不知不觉间闯进了他得心里。

“乖乖,东哥这


状态提示:第48章 再露锋芒--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