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恐怖悬疑>诡故事会>第二十八章 绝宝

“就象我刚才说的,来到中国的这半截木头在后来的时光中若隐若现,如果抛开世上有没有这么大的紫檀这个论点,那么这一切现象确实很不好解释,比如在明代的《北迁纪》中,这本书其实根本不算什么史书,它只是永历年间的一个小官,兵部职方司主事邹衡显写的,书中主要是记载他在永历年间都城从南京迁往北京的经过,据他所说,当年永历帝迁都北京的时候专门用一辆四轮马车拉着一段木头,此事非常神秘,‘车帷重之,侍卫朋绕’,他记载这件事也许并没有什么目的,只是他觉得有些奇怪,皇帝迁都千里,居然带着一段木头上路,而且还这么重视,不但遮得严严实实,还派了侍卫保护。再后来的《京师杂记》中也记载着一个故事,这本书就完全就是一本杂书了,神神鬼鬼的故事很多,三教九流、娱乐八卦之类的事儿无所不包,其中说到这样一件事,说明代的武宗皇帝朱厚照,这家伙是历史上有名的荒唐皇帝之一,贪酒好色,他的好色也很有特色,结过婚的娘们也不放过,曾经有一次竟然将怀孕的妇女带进宫中豹房,书中记载的就是这个女人进宫见朱厚照的见闻,这位怀了孕的女子进得宫中,见武宗皇帝坐在一张奇怪的木床上,床上并无其他的床上用品,书中形容此床‘莹如玉,纹若水,长六尺,高三尺’,这东西看起来就是一段实心的大木头,说它象床可能是因为它的形状只能用床来形容了,不过书中还有一句话,这段木头‘采至海外仙山’,这东西很可能就是那半截神奇的木头。

“然后这半截木头就在历史上就消失了很长一段时间,就这样一直到了明代末年,中国上下几千年,出了无数的皇帝,这些皇帝的爱好也千奇百怪,喜欢画画的、喜欢写字的、喜欢吟诗谱曲的、甚至还有喜欢斗蛐蛐的,不过所有的这些皇家爱好都比不上这一位古怪,他就是明代的天启皇帝,这位大爷啥也不好,就喜欢做木工,据史书记载,天启的木工活‘凡自操斧锯凿削,即巧工不能及也’,这说明他是一个手艺精巧的木匠,作为一个皇帝,他填补了一项历代中国皇帝在手工业制作上的空白。

“到了这里,那半截木头又冒了出来,据明末的《抚珍录》一书记载,‘慈宁宫中立一木,为永年年间爪哇国所贡,质坚如玉,为木中至圣也,上命置之后园,亲解之,不数日,成一梳柜,立一镜,为西洋玻璃镜焉,并一凳,晶润古朴,左右咸赞’,书中明确说到,这段木头是永乐年间从爪哇国来的,这应该无疑就是那半截传奇木头了,作为一个至高无上的木匠,他怎么会放过这样一个世上仅有的材料呢?它被天启皇帝命人抬到后园,然后亲手锯开,做成了一个梳妆台和一张凳子。”

考古学家果是博学,谈到这些野史杂记,他如数家珍。

陈浊星接着道:“《抚珍录》一书,作者依然不详,书中甚至根本没有作者名号,这才是真的无巧不成书,凡是明确记载有这半截木头的书籍作者都隐藏在远去的历史中,完全无法考证,这本书的成书年代应该在明末清初,与《绝宝》一书类似,书中记载了十一件所谓绝世宝物,不过这些宝物并不是甚么珍珠宝贝、古书名画,全是手工艺品,什么石雕木刻之类的,大多数史学家并不认可这本书,因为书中所说的十一件宝物没有一件现在能看到实物,甚至有学者认为这本书完全是杜撰而成,当然一般这样做是为了出名或是骗钱,可这书根本找不到谁是作者,而且就算在当时此书流传也不广,现在留存在世也只有一部残本,似乎作者写它并不是出于这样的目的。

“书中记载的第一件宝物依旧就是这套梳妆用的家俱,这也许是因为这是用世上最大的檀香紫檀做的,当然也可能是因为这是一位皇帝亲手制作的,与《绝宝》一书不同,《绝宝》只描写了宝物的来历和形状,《抚珍录》却还记叙了这套家俱的去向,据书中记载,这套绝世的梳妆家俱出世后,天启帝并没有给他的皇后爱妃使用,而是赐给了一个叫客印月的女人,此人也是一个在明代历史上大出风头的人,她就是天启皇帝的乳母,明末皇宫中鼎鼎大名的客氏,权奸魏忠贤的‘对食’,这半截被皇帝改造过的木头最后到了客氏的手里,再之后它去了哪里?从此无人知道,这是它在世上最后的踪迹。”

陈浊星的故事讲完了,听故事的三个人默然不语,胖店主用小壶给大家的茶盅续着水,陈浊星道:“对于这套家俱,我曾经也认为它们不会存在,就象我刚才说的,我没有见到实物,而且我也不相信世上真的会有这么粗大的檀香紫檀,退一万步说,就算这事是真的,真的有这么一段木头,有这么一套家俱,客氏后来被崇祯皇帝棒杀抄家,加上明末战乱频仍,一套木制家俱怎么会保存到今天呢?”龙承辉突然道:“现在文物界上保存下来的明代家俱也很多啊。”陈浊星道:“不错,现在确实有很多人收藏着明代的家俱,那大多是民间留存下来的,可这套梳妆家俱不同,它是由皇帝亲手制作的,而根据史料记载,天启死后,继位的崇祯皇帝将他所制作的精美玩好器具全都撤出了他的办公室,这也算是痛定思痛吧,在崇祯皇帝的那个年代,明朝已经彻底腐烂了,在他的心里,摆在他眼前的这一个烂摊子就是因为他的哥哥玩物丧志弄出来的,再到后来,李自成的大顺


状态提示:第二十八章 绝宝--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