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都市现代>鱼类上岸指南>第二百五十章 热得快?

真是煮鱼汤的?这是哪位神人想的招,余姚瞪大眼的同时也忍不住跟着一起笑。

余爸爸也有点忍俊不禁,“别听你二叔瞎说,煮什么鱼汤,太阳能板区损耗太严重,再加上去最近气温升高,冰层化了,水涨的太快,没办法,只能把这东西拿出来应应急了。”

虽然理由听着很正当,但就热得快上墙煮水这事,听着真的很有喜感。怎么想的,最后选了热得快,你就是来个热水壶,加热板也行啊!

都用过了,但水涨得太快,总是会因为来不及调节高度被水淹炸,选来选去,也就热得快不怕淹,于是它就光荣上墙了。

笑着笑着,余妈妈突然掰着她头问,“你这额头怎么了?”说着还伸手轻轻碰了一下。

她记得好了的,还能看出来吗?继续装傻,“怎么了?我额头怎么了?”

真的是好的差不多了,余妈妈也是无意中看见,“没事,就有点红。”

“奥,那可能是在船上的时候不小心碰到的。”余姚也装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然后这事就扯过去了。

有以前余姚挖的底泥,粮种又拿回来了,他们第二天就开始种粮。

除了换回来的小麦和玉米种子,走的时候,李钰妈妈还给了一小袋地瓜和菜种,地瓜不是吃的,是拿来种的,虽然它长时间吃着没有面粉那么适口,但比起小麦,它有两个不可比拟的优点,一个是产量,一个利用率。

一亩地瓜的产量估计要抵上五亩小麦,不光根茎可以吃,藤蔓枝叶要可以入口。

所有看见有地瓜种,余爷爷先是纠结再是狂喜。纠结是因为早些年真的是把这地瓜吃够了,狂喜是因为这玩意真的好种好活。

相比于玉米和地瓜,小麦明显就显得鸡肋了很多,产量低不说了,还特别麻烦,现在也没收割机和脱壳机给他们用,一切都得纯手工,尤其是最后一步磨粉,想要吃上馒头,估计有得等了,优等排序,他们很自然的把它放到最后。

忙活了一天,院子里家里的木板盒堆了一堆,粮种还没全部种完,地方已经不够了,要不然出去再找个房子?

但房子可不是那么好找的,说找就找,而播种的时节又不能错过,最后余爷爷想了一招,把小院隔成了小二楼,这下堆放面积扩了一倍,可这样,光照就不足了,没有阳光它们要怎么长?

地瓜还好说,但这玉米没有阳光是长不出来的。

怎么办?只能来回搬了,每天中午换一换,让它们交替晒。

这样工作量就大了去了,基本上每天白天他们就不用干别的了,就忙着换木板箱子就行了。

虽然说大家每天事不多,但是整天把精力都扑到这上面,感觉有点不划算,有这时间还不如出去弄点东西换东西吃,所以,种完粮,他们的任务就是忙着每天找房子。

说起来挺尴尬,周围的房子虽然不少,但这地方是以前的回迁房,虽然装时髦盖成了小高层,但那设计师把这几栋楼的窗户都开成了那种脸大的小窗,除了仅有的几栋有阳台的,w其他房子要是天气不好,白天都得开灯,放在以前没什么,大不了电耗的多点,但放到现在,别说种粮了,住人都够呛。

所以,他们只能往外面找。

不过也不难找,现在的房子,只有两种,有主的和无主的,也没人管,主要是里面没有人住,那你进去了就是你的。

转了一天,他们就找到了三个屋,一个就在隔壁小区,路很近,房子也不错,大落地窗,还是一楼,唯一的缺点就是房子太小了,只有八十平,家里这木板盒根本就摆不下,除了这地方,还得再找一个。

找地方不是什么难事,但现在这时候,无规无矩,粮食这么让人眼红的东西,想让人不惦记那是不可能的,当初种粮食的时候就想过,两个最难的地方,一个是弄到粮种,一个就是守的住了。

分两个地方种,那人就得分两拨,安全隐患无形中就增加了一半。所有这房子虽然好,但大家的倾向就想找个大房子,不光能种粮食,最好是能让他们都住下。

第二个,房子很好,大二层,是以前的顶层阳台,整个房顶都是大玻璃,落地窗,余姚去看过一次,那阳光通透的,坐一会儿就烘的人昏昏欲睡。面积也大,整个加起来最少得有五六百平,唯一的缺点就是离得太远了,远到个什么程度,大概也就是从顺义到通州北苑!

走路最少也要四个小时,要搬着这么多木板盒走上四个钟头,余二叔想想后背都发凉,一趟还搬不完,要是多搬两趟,余二叔觉得他们可能会累死。

而且余妈妈也不想跑太远,因为她还惦记着周围住着的孩子,虽然有国家养着,但余妈妈还是有点不放心,这时代太乱了,一群孩子,就算人再多,在别人眼里就是块大肥肉,尤其是政府每个月来送粮食的那几天,周围住着的几伙人眼睛都冒绿光。

每次接粮食的时候,余妈妈总会带上家里几个男人和妈祖庙的老人们去帮忙壮声势,但就这样,每次接完粮食当天还有人影在周围转,而且还都是流里流气的单身汉,余妈妈看着住在周围的几个越来越大的女孩子,心里一跳一跳,自从那次后,她就经常去孩子们那住几天。

这要是搬走了,孩子们怎么办?她是个老师,要让她眼睁睁扔下这群孩子,她不能。

所以他们只能折中一下,选了第三个房子,这地方离他们不远


状态提示:第二百五十章 热得快?--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