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永世帝唐>第三百七十九章:怒怼太子
说的那个什么韵脚?”

殷清风刚才还担心问这问题呢,结果李世民还真问了。这让他怎么回答?要他当面打李世民的脸?

“这个...诗中的意境很好。”

殷清风又想了想,“但这最后一句‘长歌怀采薇’是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的意思...难道,这首诗不是叔叔做的?”

“不错!”李世民夸了一句,“不愧是写出‘小邑犹藏万家室’的殷清风!”

他指着桌面说道:“写这首诗的人叫王续,号东皋子。

他这首诗里就不注重韵脚。如果非要说这里面包含了韵脚的话,那这韵脚也不是长安话,而是河东话。”

停顿了一下,李世民有些恼怒的语气说道:“他是文中子王通的胞弟。初仕为隋之秘书省正字,我朝初以原官待诏门下省。后弃官还乡。

看在他亡兄的颜面上,我还想在几年后召他回朝...可他那些流传出来的诗句里...

回乡后,他放诞纵酒,其诗也多以酒为题材,赞美嵇康、阮籍和陶潜,嘲讽周、孔礼教,很多诗句里都流露出颓放消极和不满的想法。”

殷清风当然知道王通了,初唐四杰中王勃的祖父嘛。

又沉吟了一会儿,李世民说道:“若是用你那拼音来标注韵脚,不但这首《野望》难以成为佳作,以后有人再写诗,恐怕也难了。”

不等殷清风回答,他又说道:“但这韵脚的规范一出,写作与诵读诗文时,可就美不可言了~~~

好!你又为我大唐文道昌兴立了一大功勋了!”

殷清风此时是真心佩服起李世民了。

以他对李世民的了解,和从妮子等人得来的消息,李世民这个人,以前还真不是喜欢读书写字的好孩纸。

但从他留下的遗墨,不管是飞白体还是诗句来看,他这个在做了皇帝后才开始下苦功的人,真的可以说是学霸,或者是天赋绝佳了。

就拿刚才他说的韵脚的事情来说,从律诗取代宫体诗的近体诗,到白话文出现后的韵脚诗。这中间的跨度是一千三百年的时间。

李世民作为唐初诗坛宫体诗的倡导者,竟然能觉察到韵脚对诗句的作用,谁敢说他没有文学上的天赋?

殷清风脑子里的虽然存了不少的诗词,但他在这个方面是真的没有任何天分的。他提出这个韵脚来,就是为了为难古人的。

从宫体诗跨越到律诗,要改变平仄的运用已经很难了,如果在这个难度上,再注重韵脚...

在他看来,古人太注重诗词了,甚至诗词做得好就能当官,这简直就是笑话。好的诗词,最多能熏陶一下后人,提高一下他们的文学修养,然后呢?能多收三五斗吗?于民无利啊~~~

如果李世民真要弄出加过韵脚的宫体诗,而后人又在这个基础上弄出律诗的革新来,他是乐见其成的。

他就不信了,当写诗的门槛越来越高,并且以后的科举不再有诗词的内容,还有多少人重视和专研写诗。

到那时,就不是“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了,遇到脑瓜笨的,十年八年也甭想写出佳作来。

他也知道,从以《诗经》为代表的古体诗开始,古人就偏爱写诗。强行中止废除是不可能的,但增加难度总可以吧。

有才能的人,把精力都放在执政一方上,少扯些没用的,百姓生活或许就会好些。

李世民似乎来兴致了,再次执笔。

望雪:

冻云宵遍岭,素雪晓凝华。

入牖千重碎,迎风一半斜。

不妆空散粉,无树独飘花。

萦空惭夕照,破彩谢晨霞。

等写完了,李世民说道:“这是前几日落雪后我写的,若是按照你的说的韵脚...”

摇摇头,他有些遗憾的样子,“要怎么改呢?”

殷清风暗中送上一根长长的中指,装什么文豪诗仙啊。

李世民苦思了半天,转身见殷清风呆立在旁,“你可有什么建议?”

殷清风有些张不开嘴。

是继续和李世民瞎聊什么狗屁的《望雪》,还是做一个耿直的boy?

刚才不怼你也就算了,你还没完没了了。

非要小爷怼你一脸血才好吗?

要是...借这个机会把他的诗仙梦给打碎了,会不会被砍脑袋?

转念寻思了一会儿,殷清风暗中给自己壮壮胆儿,“侄儿对古人的诗句归纳了一下为:田园有宅男,边塞多愤青,咏古伤不起,送别满基情。小资喝花酒,圣人宫中愁。老兵坐床头,mm在青楼。”

李世民的眼睛直了。

每个字他都知道怎么写,可连在一起是什么意思?

宅男?愤青?基情?小资?这都什么和什么?

他觉得有必要问清楚,“你说的...能详细说说吗?”

在他的印象里,殷清风的话即使不是句句金玉良言,也能发人震聩。如果他能理解其中的含义,对诗句的写作必然会有极大的益处。

解释个屁啊~~~

小爷能说我就是一枚死宅吗?这不是揭自己的短吗?

殷清风严肃的说道:“自南朝梁朝以来,描写简文帝萧纲为太子时的东宫,以及陈后主、隋炀帝等几个宫廷为中心的诗歌,虽然并不完全是充满了肉yu、yi秽和亡国之音,但不可否认的是,写作这是诗句的古人们,似乎只是为了迎奉帝王和权贵,而很有少人关心民间疾苦。”

李世民的脸变色了。

“侄儿以为,读书是为了明义理、辨是非、行正道、修持己身


状态提示:第三百七十九章:怒怼太子--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