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宋别>115 重返青塘

“程金童,五年过去了,不曾想过你还会重返兴宋堡啊······”

“再次见到你我太高兴了;四年,四年了!”

大宋第一神箭手何灌感慨万千。

他和出使路过的程洲双手紧握,久久不愿松开,神色甚是激动。

程洲也是一时难以抑制情绪,眼泪都下来了。

他来到大宋以后,才对古诗词里面那么多、那么重的离愁感同身受。

在古代分别之后,想再见一面太难了!

这个时代最快的旅行工具,也就是骑马了;可你要是连续骑三天马试试,裆部那感觉——简直酸爽。

你就想吧,游牧民族的骑马生涯,能把全民“矫正”成罗圈腿,你就知道骑马绝不舒适;那时候流行骑马,完全是因为古人没有更好的选择了,只能如此。现代交通机器发明之后,就没人愿意骑了,最多偶尔去马场尝尝新鲜。

程洲想起在后世,他(程锋)到过新疆克拉玛依拍电视剧《莽荒纪》。剧组转场到红碱滩的一个小乡镇,他经常去一家青海人开的面馆吃面。

前后总共才待了八天而已,平时和面馆老板也没有太多言语交流;拍完离开的那天,随口跟老板说我要回北京了。

却没想到那青海老板拉着他的手依依不舍;老板黝黑皴裂的脸庞、矮小的个子,他眼泪哗啦哗啦哭着,用奇怪的青海方言不停的说“怎个就走咧啊”、“以后见不捉咧吧”、“北京那么远的,我的店面也到期,要回青海咧······”

千里之外的偶然相逢,就是那种环境、那种氛围,人们就会变得很情绪化,很想找个渠道抒发一下。

像李白、苏轼这种大才子,就忍不住要为离愁别绪写很多诗词,这完全是真情实感催出来的,忍不了、收不住······

——

这次朝廷封程洲为鸿胪寺少卿,对比于正卿,少卿相当于副部长。

鸿胪寺的职权,集合了后清国援*交部和民*政部、宗*教委的功能。程洲以少卿的头衔出使,级别是算高的了,表示朝廷对西州回鹘的重视;也有利于程洲开展工作。

赵宋朝廷在需要用你谋取利益为他们保驾护航的时候,还是会对你尽量予以政策支持的。比如,让你去处理急、难、险、重的任务时,经常会下旨给予你“便宜行事”的权力。

但用完你之后,赵宋朝廷弄死自家功臣也是毫不客气的:卸磨杀驴、坚决狠辣。他们做人太不讲究,在处理如何对待有功之臣这点上,完全没有遗传到宋太祖赵匡胤大气的优良基因。

程洲想要去西州回鹘“搞破坏”,在汉唐以前当然是走河西走廊,这条线路路程最短,还特别平坦。沿路的兰州、武威、张掖、玉门······大城众多,利于补给。

可大宋只拿下兰州而已,想安全的去到西域,程洲只能走丝绸之路的b线——青塘。

自四年前韩世忠和程洲带队平定青塘后,这条丝绸之路的备用线路才算完全打通。除海上丝路之外,华夏终于又可以在陆地上和中亚大食、波斯这些传统商业伙伴交易了,甚至可以中转欧洲的货物。

陇右都护府在程洲的建议下迁移至兴宋堡。兴宋堡左控鸟海、右依雪山的优良区位,交通便利、易守难攻;还有大量驻军保证安全。

近两年大量商队都要从这里中转往返,让这个小城很快兴旺起来。兴宋堡这几年吸引了大批中原客商和流民来此“淘金”,此地的河谷土地相当肥沃,汉民纷纷建房开荒,落地生根。

一切进入了良性循环,此时已经十一个县治设立了起来;最北方的若羌县,实际上进入到了塔里木盆地,和西州回鹘的孔雀河接壤。

何灌按照何癫留下的具体方案,把府学、县学、乡学这些公立学校都建立了,学校只用汉语教学。城里设立硝制皮革的场坊,大量招募中原的工匠来此工作居住;青塘从外观到精神上都全面汉化。

兴宋堡扩张的太快,如今已经是有了九万居民的大城。在原城堡的南北两个方向,又扩建了两个口字型的城,这样,整个兴宋堡就形成“目”字型的厚实坚城,将市民们都保护在内。

程洲的金铼和妻子孟佳懿的孟记,在兴宋堡自然的形成了垄断,大赚特赚!其他从中原内地后来的势力,毕竟无法对抗‘金铼’‘孟记’这样的地头蛇。

但是程洲一贯的注意分享共赢、搞统战,也是会分些利润给别人的,还会鼓励中原豪门来入股、形成利益捆绑。

程洲的私人特务机构“纵横司”在这里设有分舵,把这里当做一个重要的退路来经营。如果将来“发展”不顺,也好有个从陆路开溜的据点。

——

“阿爸,三天前有支黑汗商队拜访青塘王益麻党征。”

被程洲提派来兴宋堡打前站的程桑杰禀报:“商队拜见青塘王本来只是寻常事,可我们潜伏在青塘王府的小孩,却听到黑汗商队之中很多人都是夏国那边的口音。”

程洲哈哈一乐:“嘿,这个益麻党征啊,毕竟年轻;虽然我扶他轻易登上大一统的青塘王位,但人性就是难以满足的啊······没有经历过艰险考验而得到的富贵,他是不知道珍惜的。”

“他自视正是年富力强的好年华,本就不甘心屈居一隅。这时只要有人来挑拨蛊惑他,跟他说那中原王朝官员**、民不聊生,而且正在与辽国激战顾不上青塘这边。”

“你益麻党征


状态提示:115 重返青塘--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