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玄龄亮出腰间的鱼符印绶。
属官小心翼翼地将房玄龄引到办公的案几旁。
几名正在议事的属官,齐齐回头打量房玄龄。
一名郎中小声议论道:“这不是天策府长史房玄龄吗?一个三姓家奴,居然也堂而皇之地,到门下省来当给事中!
另外一名小吏满脸堆笑道:“他不是口口声声,要为废秦王殉节吗?为何还腆着脸,苟活于世?”
郎中伸手指了指天空道:“据说陛下,不让他死!”
小吏嗤之以鼻的道:“想死还不容易,可以撞壁,可以跳河,也可以自焚!”
另外一名小吏耻笑道:“哈哈,跳河水太凉……”
门下郎中一脸浅浅的笑道:“我看啊,这种无稽之谈,纯粹是此人,拿来遮挡面皮的。”
众人故意将声音说得很大。
房玄龄旁若无人地将案几上的办公物件准备好,然后冷声道:“来人!”
负责公务的一名属官上前给房玄龄见礼。
房玄龄道:“今天中书省,都有哪些诏令敕书行文送过来?”
一名属官手捧敕文快步走进门下省道:“这是中书省刚送来的敕文,还请给事中,审阅制可。”
房玄龄慢条斯理地将敕文展开观看。
在一旁等候的属官,面色颇不耐烦。
房玄龄看罢敕文,在李建成下达的,征召中男的诏令上,用朱笔画了一个大大的红色叉子,将诏书卷起,在门下省的同僚瞩目之下,将诏书塞进了写着“驳”字的小匣子内。
在房玄龄身旁站立的属官,气得满面通红,恶狠狠瞪了房玄龄一眼后,拿起匣子匆忙离去。
房玄龄好暇以整地喝起热茶。
门下省一墙之隔的中书省,一名中书省给事中快步跑进厢房,被门槛绊一下险些摔倒。
正在写字的陈叔达很不满地瞪了一眼。
给事中起身,急忙道:“陈令公,大事不好了!房玄龄将……中书省刚送来的敕文,涂归了!”
陈叔达骇得跳了起来,须发怒张的道:“你再说一遍!”
给事中一脸苦笑的道:“房玄龄将中书省刚送来的敕文,涂归了!”
陈叔达看着大大的红色叉字,一脸愤愤的道:“房玄龄还真把自己当个人物了?”
说着,陈叔达亲自扶着敕文,向显德殿走去。
显德殿内,李建成看着诏书上的大叉子,气得浑身哆嗦,他嘶吼道:“这是房玄龄干得好事??”
陈叔达犹自恨恨地点头道:“不错!”
李建成愤愤的道:“房玄龄难道就不知道,这是朕的旨意?”
陈叔达淡淡的道:“他封驳的就是陛下的圣意!”
李建成愤怒地一拍御案大吼道:“那他还敢这么干?
陈叔达惶恐地一稽:“陛下息怒!”
李建成喝道:“再拟一道敕文,命门下省,不得封驳,征召中男的诏令。”
陈叔达躬身道:“老臣遵旨!”
说着,陈叔达颤颤巍巍的朝着门下省走去。
作为中书省大佬,陈叔达刚刚抵达门下省的时候,门下省众属官赶紧向陈叔达见礼。
陈叔达理也没理众门下省官员,径直朝着房玄龄的位置走去。
中书省与门下省格局都差不多,给事中在什么位置,陈叔达自然门清。
此时,房玄龄正在案几前悠闲的喝着茶水。
看着这一幕,陈叔达更加愤怒,他如同一阵风一般,冲到房玄龄案几前,怒气冲冲的盯着房玄龄。
似乎有大战一触即发的念头。
门下省官员大惊失色。
门下省与中书省关系本来就不和睦,如今战斗力最强的魏征偏偏不在门下省,一名识趣的官员,赶紧跑出去寻找魏征。
陈叔达的怒目而视,房玄龄却一脸云淡风轻。
陈叔达一看怒视失效,重重的拍在案几上。可惜,他没有练过铁砂掌,此时做案几的木料,基本都是以拓木为主,而拓木又是打造弓臂与盾牌的材料。
陈叔达一下子手掌生疼,疼得面目扭曲起来,冲着房玄龄咆哮道:“房玄龄,你……你知不知道,刚才干了什么事?”
房玄龄老老实实的回答道:“封驳,涂归。”
陈叔达指着指房玄龄的额头吼道:“为何要将陛下的诏书驳回去?”
房玄龄一脸无辜地看着陈叔达道:“我是给事中,封驳,涂归,是我的权力。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房玄龄责无旁贷。
陈叔达神情凝重地看着房玄龄道:“给事中,有封驳涂归之权不假,但是,自隋文帝创设此制以来,三十年间,从来没有一道诏书,是被给事中封驳掉的。”
房玄龄咧着嘴,露出一个巨大的笑容,却隐隐的透着一股子凉气道:“因为我是第一天刚刚当上门下省给事中,今天这是第一道。!”
中书省属官,当着门下省的官员的面,继续拟写敕文,陈叔达拿着墨迹未干的敕文,走到房玄龄面前,神情倨傲的道:“陛下有旨,命门下省,不得封驳,征召中男的诏令!”
房玄龄从容坐下,拿起敕文,细细查阅,而后,又拿起案几上的朱笔,在这道敕书上,也画了一个大大的叉子。
房玄龄抬起头,对陈叔达说道:“现在,有了第二道。”
陈叔达气结。
周围的官员全都瞠目结舌。
……
陈家堡书房内,陈应坐在书房里案几后面的沙发上,懒洋洋的斜躺着,手里拿着朝廷的敕文、诏书,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