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活在电脑里>第四百零八章 拯救128个智慧种族

就这么一段时间的交战,吞金兽战舰就损失了足足500多万艘战舰,舰队只剩不到2000万艘战舰了。

风神帝国这边200多万艘战舰才损失了20万艘左右,以这个交换比打下去,吞金兽舰队全军覆没时,帝国的战舰也要损失一半。

当孙晓云听到元首说,吞金兽已经投降归顺,着实是又惊又喜,真不知道元首是怎么做到的。

虽然看到元首的旗舰火星号战星,已经逼近到敌方旗舰不足1000万公里的近距离,但是双方战舰之间毕竟还是有巨大的距离啊。

不过想想元首一向都有很多神奇之处,也就没有深想下去。

此时,李淳风已经消化了此前那个影帝的所有信息,从这些信息中,可以知道,仅仅那个影帝所属的族群就曾经监管过10多个智慧种族。

那个影帝在和其他众多的影帝交流中,还获知至少40多个智慧种族被豢养着的情报,甚至还确切地知道其中20多个智慧种族被豢养的星系位置。

因为每个影帝都有过带领族群前去豢养地进食繁衍的经历,这些信息在影帝间交流时,就会被影帝们记下来。

当下李淳风就此事询问被收服的四个影帝,从这四个影帝处收集上来的信息显示,吞金兽已经占据了大犬座矮星系几乎一半多的星域范围。

由于大犬座矮星系恒星系中的恒星都是以红巨星为主,因此真正能够诞生智慧种族的生命星球数量还是非常少的。

有一些智慧种族在吞金兽入侵之时,反抗极其激烈,最终导致全族灭亡,按照这四个影帝所知道的,除了s787b星系的恐龙人外,最终至少还有128个智慧种族被吞金兽豢养。

听起来是风神帝国踏入星际文明后,首次听到有这么多智慧种族,可相对于大犬座矮星系高达10亿颗恒星的数量,诞生生命的概率已经非常低了。

吞金兽占据的这片星域非常广大,吞金兽有了豢养的智慧种族后,其发展速度极为惊人,短短几十年时间,战舰数量达到惊人的6亿艘。

这其中还因为这个九星连珠大阵,占用了不少资源,否则战舰数量还会更加惊人。

九星连珠大阵并不是一个九星的金属星球大阵,而是一共有九处,此前发现的九星大阵仅仅是这九处中的一处。

每一处都建设有九颗金属星球,每一处的九颗金属星球排列的图案都各不相同,吞金兽根本不知道这是用来做什么的。

这些都是影意识体布置的任务,吞金兽按照影意识体的吩咐做事,即便吞食多少智慧生物,每个族群发展多少数量,都是按照影意识体要求执行的,绝不敢有任何违反指令的情况。

李淳风研究过吞金兽的活体之后,已经明白吞金兽其实并没有很高的智慧,只是一个执行力非常强的人造物种,所有的意识科技以及其他科技都是影意识体灌输给影帝后,层层传下的。

从刚刚和影意识体交流的情况看,这个吞金兽物种还真有很大的可能是影意识体创造的,或者是它沉睡前创造的。

看来这个影意识体和褐藻意识体应该都是属于一个族裔,甚至那个鲲鹏战舰应该也是,难道有一个意识体的族群,它们视智慧生物为敌人。

可是影意识体竟然说,那个圣灵之帝也曾经做过以智慧生物为子民的事情,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末世之现实游戏

由于高等级的吞金兽对于低等级拥有着天然的统治权,因此虽然不属于同一个族群,只要有高于族群中最高级的吞金兽出现,这个族群都会听从这个更高等级吞金兽的命令。

孙晓云为确保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拯救任务,根据这一点将四个影帝的舰队,分成了128组,以便同时出动128处星系。

用高等级的统治权,去召集所有吞金兽,从而使用次声波武器,将这些聚集到一起的吞金兽全部捕获。

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随后吞金兽舰队就会带着昏迷的吞金兽撤离,风神帝国舰队则以拯救者身份出现,将智慧种族接入到准备好的生命级飞船中。

由于智慧种族生存环境不同,生命级飞船也会按照入住的智慧种族需求,重新设置飞船内部生态圈的环境参数,让这些智慧种族可以自如地生活在飞船中。

这一场涉及128处星系的大拯救计划实施的非常顺利,大拯救行动进行过程中,原本两处星系应该有影帝存在的,可却都不见了。

后来才知道,是因为影意识体将各处的吞金兽舰队都尽量集结起来,并派去追剿风神帝国企图攻击那处九星大阵的舰队。

整个拯救行动除了同时开始以外,后续各处的结束时间就不尽相同了,因为各处智慧种族由于人口数量的不同,文明程度的不同,撤离的时间完全是不一致的。

文明程度低的撤离的速度最快,因为这些低级文明相信这些将它们从恶魔口中拯救下来的人形生物,就是上天派来的使者,自然是言听计从,执行撤离要求不打折扣。

文明等级高的,甚至已经达到星际文明水准的,就会有种种怀疑,这样的种族,风神帝国没有进行太多解释,给出期限,如果不愿离开,那么风神帝国就会直接撤离,不再理会这个种族了。

这样的做法,反而促成这种文明下定决心,跟随风神帝国离开。

当然风神帝国将各个智慧种族撤离到s782星系后,这里已经从后方调来大批生命科学院的专家,对各个种族的基因、生存条件等等


状态提示:第四百零八章 拯救128个智慧种族--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