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杨雨欣和杨雨薇都累坏了。
才走到院子门口,就看到厨房上空炊烟袅袅的,就喊道,“娘,我们回来了。”
张氏听见姐妹两的声音,盖紧出来接她们。
杨雨薇是完全不顾自己的形象了,把篮子和柴火放到院子里。
杨雨欣也是累坏了,把柴仍在院子里,在张氏的帮助之下把背篼卸下来。
这次轻松不少。
张氏看姐妹两的样子,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当她们两是累坏了,也没太在意。
毕竟女孩子的力气不如男孩子,下山这一会儿的路,应该是把姐妹两累坏了。
两姐妹虽然累,但是还是懂事的。
赶紧让张氏把背篼提进厨房,张氏也不多问,就把东西拿了进去。
之后,姐妹二人才把篮子和柴火拿进了厨房。
柴火就放在了灶台下,篮子放在了厨房的桌子上。
张氏还煮着饭,没空管她们姐妹两,灶里的火快灭了,她赶紧加了一把柴火。
杨雨薇姐妹二人虽然累,但是还是将自己收拾了一番才与张氏说起了话。
杨雨欣带着妹妹洗完脸后一起进了厨房。
张氏还在灶上忙活。
杨雨欣到灶下烧火。
杨雨薇搭着小凳子去桌子上倒水喝。
这要是放在现代的小孩身上可是不会发生这样的事的。
这是多么危险的一件事啊!
但是杨家人已经习以为常了,这是杨雨薇从小布丁的身上学来。
张氏当然不担心了,小孩子嘛!哪有不摔跤、不碰着的,她看这,还能出什么事,家里的孩子都是这么过来的。
她也就见怪不怪了。
家里的小凳子可不就是为年纪小的孩子准备的嘛!
杨雨薇倒了一杯水,先是问张氏喝不喝,张氏不渴,所以没要。
之后杨雨薇为自家二姐喝不喝,杨雨欣爽快的说“要!”
之后,杨雨薇小萝莉就将手中的杯子给张雨欣拿了过去。
杨雨欣接过杯子,一饮而下,全部喝完。
然后,杨雨薇才给自己倒水喝。
喝完水,杨雨欣就提及了今天的收获。
张氏没有想那么多,只是以为她们两今天的收获不错。
但是没有想到会这么好。
杨雨欣也不直说今天的收获,还向张氏卖起了关子,“娘,你猜,我们今天摘了多少刺嫩芽?”
杨雨薇也在一边附和,“是呀,娘,你猜一猜嘛!”
杨雨欣的眼神里掩饰不住自己的兴奋,语气也十分愉悦,有几分洋洋得意,一副你绝对猜不到的样子。
张氏也知道她们两今天的收获不错,为了满足自家女儿们的“虚荣心”,她当然是往大的猜了,于是就猜了一个她认为不可能的结果。
“该不是篮子里和背篼里全是刺嫩芽吧?”张氏也是开开玩笑,起这打趣自家女儿的意思。
但是张氏,你真相了。
可不是知女莫若母嘛!一猜一个准,真被她猜中了。
看着两个女儿挫败的样子,张氏一脸的错愕,她不会真的猜中了吧!
可一想,又觉得不太可能,所以问了一句,“你们两真的把背篼和篮子摘满了?这篮子和背篼里全是刺嫩芽?”
张氏的声音高了几分,幸好杨家和隔壁的杨大栓家隔了两块比较大了菜地,不然这么大声音,隔壁早就听见了。
说完,连张氏自己也不敢相信了。
听了张氏的话,姐妹两人齐齐点头。
杨雨薇当然听清了张氏潜在的意思,原来自家娘亲这一打趣还能歪打正着,真不愧是娘亲大人,实在是高明。
张氏顿了一下才回过神,得到了肯定的答案之后。
她也顾不上灶台上的米粥了,放下手中的锅铲,一步两步的走到背篼前面。
赶紧翻看起来,揭开一层薄薄的青草,下面全是刺嫩芽。
码放的整整齐齐的,张氏把手伸了进去,轻轻翻看,这才证实了姐妹两的话。
张氏看了背篼,又去检查篮子,果然,篮子里除了最上面是野菜,底下全是刺嫩芽。
这下,张氏可算踏实了,高兴坏了。
连问道,“二丫、你们是怎么在哪里摘到这么多的刺嫩芽的?”
杨雨欣一一回答了。
杨雨薇自知插不上什么话,就乖乖的坐在一边。
之后,张氏从杨雨欣的口中知道了这些刺嫩芽的由来。
即使听完,张氏也不敢相信。
这刺嫩芽什么时候这么好弄啦!
这么多年来,怎么就没人想到这样的办法去摘刺嫩芽呢!
你还别说,真没人打过这样的主意。
古人虽然有智慧,但是村里人都把目光放到了田里,还真没多少人把目光放在山上过。
到山上捡山货都是因为镇上的吴家有这样的需求,不然村里人雨季里是不会那么频繁上山的。
张氏听完杨雨欣的话,自然是知道了自家女儿的想法,她也十分认同。
这刺嫩芽可是不可多得的东西,而且味道还极好,这个时候没有新鲜的蔬菜,应该是能卖上好价钱的,至少是不愁销的。
张氏打定主意之后,准备明天就让杨永安去镇上把刺嫩芽卖掉。
此事过后,张氏叫杨雨薇去田里叫杨永安和双胞胎吃饭。
没等杨雨薇出门,杨永安和双胞胎外加杨世乐和杨世庆就回来了。
每天放学,杨世庆就会去布庄找杨世乐,等着自家大哥一起下工回家。
兄弟二人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