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青春校园>回唐>第315章 变换的大王旗

路过城门的时候,一名亲卫将扶桑人的旗帜收了起来,方炎看了看却是一面绣着骷髅头的旗帜,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不过那也不重要了,方炎知道这个时代的扶桑还处在奈良时代的初期,各地的诸候虽然表面上统一了,但是都是各自为政的,旗帜自然也是乱七八糟的了。此时城墙上的战斗已经彻底的结束了,不过城中还有不少的喊杀之声,显然不少人都开始躲进了城中,这也只是时间的问题了,至于其它几个门的逃兵,唐军早就为他们准备了大餐,钟锋带着骑兵已经早就等待在其它三个方向了,就等着那些找死的逃兵从那里逃出去呢。

整个并州城里到处都是打散了的扶桑士卒,他们仓皇的奔逃着,有的从城门向外跑,不过很快就被等候在外面的唐军骑兵给追杀上来了,仗打到了这个程度,剩下来的就是打扫战场了,将胜利的果实扩散到最大。方炎第一时间派去控制了敌人的粮食仓库,扶桑人显然没有想到他们连一天的时间都没有坚守下来,所以整个粮草仓库都还保存完好,全部成了唐军的战利品,最后扶桑的大将军织田也被搜捕出来了,不过这个家伙最后时刻自杀了,方炎觉得这是一个真正的武士,也没有为难直接让人给安葬了。最后的结果是,这一战又拿下了一万多的俘虏,这些俘虏花了唐军好几天的时间才全部从城中找出来。如何安置这些俘虏又成了唐军的一个问题。

唐军拿下了并州城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金城内,那些原本还想着借这个机会搞出一些事情来的新罗官员也纷纷惊讶无比,唐军的强大已经超出了他们的意料,因为扶桑人之前攻打过不少的新罗州县,对于这样一支原本是过来支援的外军,新罗人还是知道其战斗力的,完全可以和新罗最精锐的兵马相比,可就是这样的一支兵马,如今却被唐军催枯拉秀的给解决掉了,甚至前后只花了一个月的时间,这其中大部分时间都只是用来赶路而,那可是一支几万人的大军。

一时之间新罗朝野震动,就连南方的英王联军也一时之间安定下来了,不敢再对唐军产生什么想法了,对于唐军占领金城一事暂时南北联军都已经没有想法了,在真正强大的武力面前,什么阴谋诡计都是没有用的。何况就算是玩阴谋诡计唐军也完全不怕他们,之前在北原城中他们就吃了自己的大亏。

相比新罗国内一片宁静,各个势力都对唐军表示了示弱,所以最后也达成了一种奇妙的平衡,大唐长安,朝庭上也得知了在新罗的大胜,九月二十八日,李世民像往常一样召开了朝会,只不过今天的他看上去心情很不错的样子,因为前几日从新罗的文书就到达了皇宫,李世民得知方炎把扶桑人狠狠地揍了一场之后,对打赢扶桑人的战争又多了几分信心,不过如何对待新罗人这个问题上李世民还有些没有决定好,之前的新罗一直是向大唐纳贡的,不过那是之前的条件了,现在继续向以前那样显然是不能让李世民满足的了。

就算是最后达成了继续向大唐纳贡,那这一次出兵新罗也花费了不少唐军的粮草,这些自然是都要算到新罗人头上去的,李世民作为一国之君,一切利益当然要以大唐为准了,这个时候再不狠狠敲诈一番怎么对的起方炎在新罗的胜利。所以今天李世民就打算和朝中的大臣们好好商量一番接下来要怎么对待新罗的问题了。

另外还有一件事情对于如今的大唐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如何对待扶桑人,攻打扶桑不同于攻打新罗,两国之间还隔着海峡,需要准备的工作不少,当然花费也就要更加的大了,如果只是从利益和投资方面考虑攻打扶桑本岛对于现在的大唐来说并不是一件划算的事情,但是国与国之间又不能仅仅从这方面来考虑。有的时候即使是知道这是一件亏本的买卖那也是要做的,这其中牵涉的事情实在太多了,而且对于如今蒸蒸日上的大唐来说也会有不小影响的,如果能够以最小的代价拿下扶桑那自然是最好的事情了,可万一陷进了扶桑这个坑中,那可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

随着内官的一声唱喝,众文武大臣们纷纷从大殿两侧上到殿中,李世民坐在龙椅上,这几天朝中议论最多的就是关于新罗的战事了,也直到昨天确切的消息才传了回来,朝野上下顿时一片对方炎的赞赏之声,李世民作为当初推荐方炎的人自然也是觉得脸上有光,还好方炎没有让他丢脸,丢了皇上的脸可是一件问题很严重的事情。

“众爱卿,都说说吧,如今我军在新罗大胜,据说扶桑几万人的兵马在并州城内都被活捉了,这可是一件大喜事啊。”李世民笑着说道。

顿时有一名文臣走出班列,向着李世民跪下大声说道:“全赖吾皇圣明,才有如今之大捷啊,皇上慧眼识珠,方将军扬国威于海外,臣议可以给方将军进爵位。”

李世民扬了扬手,虽然心中知道这就是臣下们拍的马屁,不过很受用就是了,有点好大喜功的李世民如今有机会开疆拓土的机会,自然不会愿意放过的。看到这名文臣的话让李世民高兴了,又有几个文臣们走了出来,虽然说的话各有不同,这些文臣们一个个都极为能说会道的,即使是他们说的意思都是差不多的,无非就是称赞一下李世民的英明决定,我朝的国威远扬海外,这些都皇帝你的功劳了。李世民心情好,这些人马屁双拍的好,自然是君臣同


状态提示:第315章 变换的大王旗--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