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通走出皇极殿,门外侍立的李春立即笑着说道:
“恭喜定西伯,贺喜定西伯,从今以后,封妻荫子、功成名就,都是不在话下了,真是让奴婢羡煞啊。”
闻言,唐通步子不经意之间迈的大了些,忽然想起什么,回身笑着说道:
“我唐家能得圣上恩宠,还要多亏了东厂王督公的提携,王督公在陛下面前美言一句,当真是抵得上在下十句。”
李春陪着唐通走了几步,听见这话也是不阴不晴的笑了笑,把手向前一挥,说道:
“奴婢也就只能送到这里了,剩下的路,还要看定西伯怎么走。”
面前这位虽然是个小小的司礼监随堂太监,但是能常年侍奉在崇祯皇帝身边的,定然也是极其信任之人,更别说司礼监后头还站着一个庞然大物。
唐通对李春千恩万谢的背后,实际上是对厂卫和宦官势力低头。
现如今京城内‘三厂一卫’并立,监察朝廷上下文武臣工,京城内只要稍有个风吹草动厂卫都能立即知道,并且立即做出相应部署,实在是可怕。
厂卫番役大肆捕杀东林士人,锦衣卫和他们一样,在崇祯皇帝有意无意的暗示之下,将矛头直指‘众正盈朝’的东林党。
崇祯初年裁撤的臣子一个接一个的被召回京,或官复原职,或重新任用,使得朝廷的其余党派势力实际急速膨胀,以王承恩为首的阉党,更是直追天启年间的九千岁。
唐通在外血战,这些太监随便一句耳旁风就能将自己打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对唐通来说,东林党固然可恨,但却比不上不熟战情却指手画脚的监军。
出了皇极殿,唐通下一步就要直接去军营,将这些好消息告诉他带来的兵士,在这一路上唐通都是容光焕发,好像换了个人。
今日见到崇祯皇帝之后,唐通彻底看清了局势,也对自己今后的归属问题有了一个决定。
他很庆幸自己没有像左良玉、刘泽清那些人屯兵观望,这些待在原地坐看明顺之间的胜败的人,自以为聪明,实际上才是真正的傻子。
两强相遇,你总要选一个。
不选李自成,李自成就过路的时候顺手就要灭你,不选崇祯,那就得赶紧投降,不然李自成大军一到,就不好说话了。
实际上唐通在来之前既期待又很焦虑,期待的是崇祯皇帝会如何对待自己和自己麾下的兵士们,焦虑的自然就是选择朝廷会不会得到自己想要的。
换句话说,那个时候唐通对明朝的效忠,其实是极其脆弱的,需要打一剂强心药。
然而历史上的崇祯皇帝,既没有给唐通忠臣死节的名份,也没有给其麾下勤王兵士应有的待遇,甚至连京城都不让进。
唐通之所以会投降李自成,说是崇祯皇帝一步步将他从自己身边推过去也不为过,但现在的情况显然不是如此。
唐通明知眼前是声势浩大的流贼,但他还是义无反顾的第一个来了,今天在这里,他已经得到了自己想从朝廷手中得到的一切。
走在前往军营的路上,唐通看着这座大明京师,心下澎湃万千。
唐通想着,自己唐家世代给大明打了两百多年的工,堪称一门忠义,到他这辈如果就直接投降了的话,未免太难看。
在这种国破家亡之际,自己能够身披蟒袍,腰悬御赐宝剑,率领勤王之师战死在京师脚下,也算得上是殉国死节的忠臣良将,对得起唐家数百年的将种了。
唐通心知肚明,这次无论能不能保住大明,今日的选择,都可能是自己一生中唯一的闪光点。
走着走着,唐通就见到了京营演武场,听见里面京营兵士奔腾的脚步声,还有略微整齐的大喝声,顿时联想到刚不久大学士李建泰代帝出征,皇帝亲自登城楼送行的场面。
李建泰不愧是个嘴炮文官,在皇帝面前牛皮吹的满天都是,可出城后一打听顺军走西边来,马上带着人就往南边跑,谁都喊不回来。
这家伙当时正往南边跑,忽然听说前面有一支顺军的偏师,也便是现在打到保定一带的刘芳亮,这才知道原来流贼是两路并进。
然后这李建泰做了一件即便唐通都替他觉得羞愧的事情,这货居然又避开刘芳亮,头也不回的往中间跑了。
说起来,自己这次的表现的可比李建泰好多了,崇祯皇帝说要为自己和将士们亲自践行,那场面,想想都觉得激动万分。
“将士们,我要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
看着神清气爽从宫内回来的唐通,在瓮城左军营中修整的兵士们都是议论纷纷。
“什么好消息!”
“大帅您就别卖关子了,可急死俺了!”
“瞧大帅这焕发第二春的模样,怕是被皇帝赏了一个公主当婆娘吧!”
“哈哈哈。”看着哄然大笑的兵士们,唐通闹了个大红脸,指着方才说话的家丁喊道:
“你小子瞎说什么,公主那等金枝玉叶,岂是我这种粗俗武夫所能染指,再多嘴,当心本帅一刀砍了你!”
话虽然如此说,但那家丁却也不怕,又是大笑起来,自然知道唐通是和他们闹着玩。
众人开怀大笑,一上一下的心总算是安定下来。
自己这位大帅在来的路上,脸上那担忧的表情谁都能看得一清二楚,如今却截然相反,想必确是天大的好消息。
崇祯皇帝在平台见了唐通之后,就立马去暖阁召见吴又可,据说是已经想到了遏制京畿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