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玄幻奇幻>史上最强崇祯>第五百零一章:雄盛之主

其实在京师,皇帝亲自前往规划主持蒙古各部的会盟,这还是引起了轩然大波的,就算崇祯皇帝打算再来一次一意孤行,众大臣起先也还是不肯服软。

毕竟,如今大明的好局势全都仰赖这位皇帝的文治武功,要是一旦在塞外出了什么幺蛾子,太子能不能服众还说不定。

有明一朝,除却永乐年间五征蒙古之后,还从没有任何一位皇帝主动前往塞外,就连带兵征讨都没有,更别说是搞什么从没听说过的会盟了。

可如今这位皇帝就这点不好,一旦决定了什么事,除非自己主动回头,不然那是满朝文武加上后宫一起反对,那也是根本劝不回来。

崇祯二十年的八月初三,崇祯皇帝还是如约带着禁军离开京师向北开拔,很快抵达宣府镇,由于崇祯先前曾有快旨,让各地州县不必兴师动众的迎接。

再加上这时候高杰已经亲自率领主力南下随陈奇瑜援剿,所以只是在路过宣府镇城的时候受到高杰的儿子许元爵和他妻子邢夫人以及宣府巡抚朱之冯的迎接。

看着眼前的文武将吏,崇祯皇帝由于心思不在此处,所以也只是稍微问了几句高杰任宣镇总兵官以来这里的发展,便是直接带人直奔大同。

大军经过大同镇城,来到北路保安州境内,为防蒙古于国朝不利,所以崇祯皇帝这次决定统带大军前往,在大同镇停留一日。

在这一日间,大同镇各路参将操守、防守分别带人来此会合,加上三万余的禁军,又强行聚拢出两万余人,总计六万,号称十万浩浩荡荡自边墙而出。

大同镇城距归化城不远,但边墙之内是大明辖境,边墙之外,却素来是土默特的驻牧之处。

前些年土默特常配合建虏南下寇边,有几次由于边关废弛,还被他们进入大同境内到处杀人放火,掳掠走了不少人口和牛羊。

近几年来,大明逐渐在和建州的战争中扳回局势,土默特便是和驻牧在嘉峪关外的和硕特等部一样,不再那样蠢蠢欲动,他们的首领也开始学乖,很少有寇边之举。

其实来之前,崇祯也曾了解过土默特的历史,如今在大同外的这个土默特,已经不是原来的土默特了,这是西土默特,说起来也算得上是崇祯皇帝沾了林丹汗的光。

早在林丹汗统领蒙古诸部时期,土默特内部分争激烈,再加上林丹汗和黄台吉势同水火,该部随即分为东西两部。

西土默特便是如今留在大同边外丰州滩、归化城一带这部分,当时还受林丹汗统御,另外那些则是归附了建州,东迁至辽左地区,如今则是在宣镇外游牧。

崇祯五年的时候,黄台吉调清兵及东部蒙古四子部落、东土默特部、乌喇特部落、茂明安部落,征讨宣化、大同边外林丹汗部,当时的西土默特部自然也在征讨的范围之内。

不过由于没有明廷的援助,归附林丹汗的众多漠南蒙古均战败不敌鞑清,西土默特部六万骑兵被破,当时的首领被满洲人砍了脑袋,后代和额哲一样,不得不奉表降清。

黄台吉更于同年将西土默特部编为左、右翼二旗,设满洲都统、副都统、参领、佐领等官以统辖旗众,可是完全不把明廷这个庞然大物放在眼中了。

不过当时崇祯还没穿越过来,历史上那位对这种事并不感冒,很多时人的看法也是一样,觉得蒙古诸部归附谁其实没区别,反正他们都是要南下寇边。

如今的大同府内汉人也把西土默特称作“归化城土默特”,据说这个称呼一直持续到清末民国兴起的时候。

现在的崇祯皇帝是后世过来的,自然明白此时蒙古诸部的作用显著,鞑清既然战败,那就正是自己争取这些蒙古部落支持的时候了。

相对于关外的蛮夷,大明给这些蒙古部落的东西,他们是根本无法拒绝的,当然,这一切都需要有一个强大的后盾。

崇祯皇帝这次为什么非要亲自出来,因为要让他们看看如今大明的力量,华夏不是区区蛮夷就能颠覆的。

其实归根结底会盟这东西,是崇祯从鞑清上借鉴来的,建奴虽说闭关锁国、固步自封、鸠占鹊巢,干啥啥不行,但起码有一点还是可以的。

咱们不能学建奴那一套,该学的要学,该摒弃的要摒弃,这样才能迅速强大自身,灭了建州,收复辽东。

鞑子们对蒙古的控制,的确有崇祯值得借鉴的地方,会盟这玩意儿崇祯也还是忽然想起来的,这是蒙古各部用来商议大事的大会,后世的鞑清可是屡试不爽。

后世鞑清入关之后,一旦蒙古有了什么变动,就赶紧召开一次会盟,颁布各种新的法律法规,接着就能让蒙古趋于稳定。

康麻子和他的野猪皮儿孙都没少整,而且效果那可是杠杠的,就连噶尔丹都被康熙几次会盟整垮台了,朕这个正儿八经的大明天子,草原天可汗,怎么就不能整上一次?

......

崇祯二十年八月初五,崇祯皇帝带着大军和天子仪仗,浩浩荡荡来到了草原上的圣地,归化城。

它北枕巍峨起伏的阴山山脉大青山,可通丰美的北部草原;南临波涛滚滚的黄河水,与鄂尔多斯高原隔河相望;东接连绵起伏的蛮汗山;西连河套,为西进甘宁之门户。

归化城坐落于黄河、大黑河冲积而成的平原上,这里土地肥沃,地形平坦,谁若占据此处,便是草原上雄盛之主的象征。

不止如此,归化城一带灌溉便利,明初


状态提示:第五百零一章:雄盛之主--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