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锦宁这么一说,陈氏和杜方苓一阵后怕。
还用说吗?刺杀皇子,那就是满门抄斩的下场。
后怕完了,两人都气得要死。
杜家对江北江南兄妹俩不说有恩吧,至少没亏待过。江南做事却丝毫不考虑别人如何。就算赵昶不是皇子,没有刺杀的罪名,她这样往一个男子身上扑,传扬出去,会不会影响杜方苓和杜方蕙的声誉呢?要知道,杜方蕙还没议亲呢。
江南也不是傻子,不会这一点没想到。她只是一心只顾着自己而已。就跟她搬出去,妄顾自家兄长的为难一般,从来不考虑别人的感受。
“行了,以后他们的事跟咱们再不相干了。就这样吧。”杜锦宁一摆手,不想再说这两个人。
她正准备站起来,就见一个丫鬟急匆匆走了过来,禀道:“太太,少爷,小姐,有客来访,说是方太太,书院里少爷同窗方少华的母亲。”
“什么?”杜锦宁和陈氏一愣,不过反应过后就高兴起来。
他们实在没想到方少华的母亲竟然千里迢迢从贵省亲自过来提亲,以为方家最多派上几个体面的下人就不错了。毕竟路途遥远。
杜锦宁却问:“姚书棋回来了么?情况怎么样?”
“回来了,回来两天了,情况就跟方少华所说的一样,并没有半点出入。姚管家说,方家门风上佳,方大人为官清正廉洁,方太太为人也十分和善,方家兄弟姐妹关系和睦,是个好人家。”陈氏十分满意地道。
关乎杜方蕙的终身大事,杜锦宁和陈氏不可能只听方少华的一面之辞,尽管杜锦宁跟方少华同窗两年,对他的为人十分了解,但还是派了姚书棋和几个下人去了贵省,从侧面打听方家的情况。
方少华那日提起亲事后,姚书棋就出发了,去了那里呆了四五天的功夫,紧赶慢赶地打了一个来回,就这样,他也才回来两日。方太太一个妇道人家,车马劳顿的,脚程肯定慢,却是今日到了,可见方家人的诚心,一接到方少华的信就动身来桂省了。
“快请,快快有请。”陈氏叫道,说着站起来就想亲自去迎接,可走了几步又问杜锦宁和杜方苓道,“我身上的衣服可得体?”
“得体,得体。”杜锦宁笑道。
陈氏这两年日子过得顺心,家中经济宽裕,为了儿女的面子,她即便再不追求享受奢华,也会注意保养,并精心打扮自己;再加上她姿容秀丽,平时跟邻居家太太在一起的时候,她一点也不比别家的贵夫人差。
陈氏和杜方苓很快就走得没影了,杜锦宁也起身回了自己院子。
来的是方太太,自是由陈氏和杜方苓接待。而且姚书棋既查过方家情况,那就只是议亲的事,杜锦宁也没啥好担心的。
本来杜锦宁以为方太太很快就会离开,陈氏会派人来告诉唤她,告诉她她们议亲的内容,可没想到一直等到了掌灯时分,那边都没有动静。
被杜锦宁派去打探消息的青木道:“听太太身边的丫鬟说,太太不光留了方太太吃饭,还想留她住在家里呢。”
杜锦宁一听,提起的心就放了下来。陈氏跟那位方太太相谈甚欢,才想要留人住在家里,可见方太太这人很不错。
不过方太太知道儿子掂记着亲事,最后没有留宿,告辞离开了。
陈氏唤了杜锦宁过去,告诉她道:“我跟方太太商量过了,只等秋闱一过,九月份就成亲。”
杜锦宁吃了一惊:“怎么这样急?”现在离十月,也就只有五个月的时间了。古人成亲十分麻烦,走礼都要走上半年,五个月就略显仓促了。
陈氏含笑道:“方家愿意在这里让他们成亲,我自然在时间上不好再提什么要求。方太太这一来就打算不走了,等考完乡试,让他们拜堂成亲后再一起回贵省去。”
杜锦宁点点头:“这样甚好。”
刚才乍一听说这时间她有些吃惊,毕竟这还在商议订亲的事呢,直接就说成亲了。现在细想起来,她都觉得杜方苓出嫁后,直接让杜方蕙也出嫁才好。毕竟乡试对她而言也有一定的风险。两个姐姐都嫁出去她才放心。
但方少华要参加乡试,乡试前成亲是不可能的,只能等到乡试之后了。
不过她对于考试的风险,却已没有了当初参加县试时的忐忑了。
一来她考了几次都没问题,乡试虽严格一些,却也差不了多少。而且作为府案首,还刚刚地讲学上出了风头的她而言,那些胥吏们自然意思意思就行了,不会对她搜查太严的。
接下来的日子,陈氏就跟方太太走了一波礼,把亲事给订了下来。这一波礼之后,杜方苓的婚期就到了。
陈氏做了两年的主母,又跟邻居家太太取了不少管家的经验,整个人也成长了不少。杜方苓的婚事她根本就不用杜锦宁操心,直接派了姚书棋和几个下人,带了礼物回漓水县,悄悄地把杜云翼夫妻俩给接了上来。
杜云翼和张氏在杜锦宁考上秀才后没沾到多少光,心里自是不满的,但漓水县上到县太爷,下到衙门里的衙役,竟然都把他们当犯人一样的盯着,唯恐他们上府城去给杜锦宁添乱,这一架式简直让杜云翼和张氏胆颤心惊。杜锦宁的能量之大,超出他们的想像。
于是他们就老实了,再不敢动什么歪心思。
现在被姚书棋他们接上来,他们简直要喜极而泣了。至少这说明他们对杜锦宁还是有用的,这就已经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