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宰执天下>第43章 修陈固列秋不远(三)

【今天三更,这是保底第一更。 下一更在十二点左右,再下一更,请明天早上看】

还不到中午,宗泽正在院中读书。

天气正热,但院子里有着细细凉风,教室内就是门窗大开还是嫌热。

而且这时候,国子监中也比前段时间清净了。

离解试没有多久了,监中的课程安排也少了许多,留下更多的时间让学生们章节。

可以直接参加礼部试的学生仅是极少数,国子监中能够得到的解试名额亦并不算多,对有心参加今科科举的国子监生们来说,监中的其他同学现在都是竞争对手,大部分人留在监中与同学交流的时候越来越少,基本上都是回到住处,闭门苦读。原本总是吵吵闹闹的国子监,在这段时间,变得安静了起来。

“出大事了!出大事了!”

宗泽隐隐约约听到有人在前面大声喊,只言片语正随风飘来。

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大事,原本安静的中庭,好像水滴进了油锅中,一下就炸了开来。

宗泽没放下书,继续看他的时文。

新近才弄到手的这一卷南剑州熙宁八年发解试的拔贡文集很有些意思,里面有几篇文章拿到殿试上都是争前十的水平。不过宗泽,以及其他购买这本书的士子,想要看的并不是文章,而是文章背后的考官。据说当时主持福建南剑州发解试的学官,很可能就是今科主持开封府解试的考官之一。出题的风格

这就跟打仗一样,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解到考官的人选,追溯他们的过往,寻找他们的喜好,才能有针对性的去模拟文风,迎合考官们的喜好。

大宋文坛流行的文风,最早是西昆体,以李商隐为宗,词章艳丽,用典精巧,不过失之空洞,之后为授学国子监的徂徕先生石介所批驳和整顿,出现了所谓的太学体,使得士林文风为之一变,不再追求华丽的文字,但最后却又走了极端,用词变得险怪奇涩,让人难以理解。 直到欧阳修开始主持科举,才终结了太学体的流行。

当时的文章闻名的士子中最有名的一个是刘几,他的文章就是标准的太学体,多少士子争相模仿。等到他参加科举,便被视为当科争夺状元的最有力的人选之一。可惜那一科的考官是正欲整顿文风的欧阳修,一看到被糊名誊抄过的文章便知道是刘几所作,拿着笔在考卷上横着涂过去,批了三个字:大纰缪,然后张贴了出来,让天下士人引以为戒。也正是那一科,所有务求文字险怪奇涩的士子,全都被黜落了。士林文风由此再一变,开始提倡复古,追求平易畅达,在自然中见功底。

刘几在折戟沉沙之后,并没有灰心,从此一改文风,模仿欧阳修的风格,到了下一科再去应考。那一科主考官还是欧阳修,对刘几的文章大加赞赏,推崇备至,甚至擢为礼部试第一的省元。同时,还黜落了几篇死不悔改的太学体文章,指着其中的一篇文章说,这肯定是刘几。待到揭开糊名,欧阳修也还是没有发觉刘几很聪明的改名成刘煇,以防欧阳修对他成见太深,揭开糊名后再黜落直到张榜之后,有人过来对欧阳修说出了真相,欧阳修当时是‘愕然良久’。

刘几他出将入相,在陕西坐镇了很长时间。也是宗泽所佩服的时人之一。而刘几的第二次科举能够得中省元,在宗泽眼中,其实正是兵法的应用。其应时而变之处,比起那些在考后跑去围攻欧阳修的太学体考生,还有私下里给欧阳修写祭文的那一批人,实在强得太多。 其心思慎密的地方,也是日后能够坐镇边陲的原因所在。

宗泽完全没觉得研究考官喜好有什么不好的,能让他考中进士就行。等到殿试是就不用那么麻烦了,把自己的才华表现出来也就够了,宗泽求的也只是一个进士资格,没打算争名次。

不过宗泽的安适还是没有延续太久,很快就有人跑来打扰他继续读书。

“汝霖,汝霖,出大事了。”

“大事。”宗泽放下书,若有所思,“是朝廷明年不开科了?”

“可不是说笑。”那名同学脸色一板,大声道:“你可知道,方才在朝会上,御史台刚刚大闹了一番。”

“哦,是吗。”宗泽兴致不高。

不闹那还是御史台吗,狗咬人那是很正常的事儿啊。不过选择在朝会上翻脸,这还真是有些少见,但仅仅是少见。

只是转念一想今天是什么日子,他的语气就有了点变化,“今天是大朝会吧?!”

“那还用说?是在文德殿上啊!”

宗泽眉头微皱,朝堂上要有大变化了。

每日在文德殿的常朝,是由不任实职的朝臣参加,多只是由宰相押班,一般天子是不到场的。天子到场的是垂拱殿上的常起居,是宰臣枢密使以下要近职事者并武班参与,宗泽本以为所谓的御史台大闹朝会,指的是在常起居上闹起来。但一联想到今天是什么日子,大闹朝会的性质就完全不对了。

常起居倒也罢了,人毕竟不多,而朔望朝会,比每五日一次的百官大起居还要隆重,礼仪性质更为重要。渎乱朝仪,这可是不小的罪名。御史们敢冒着这样的罪名,在殿上弹劾,这目标不是宰相就是执政,而且必然是当场分输赢的胜负手,不留半点退路。

果然是大事。

“汝霖,你可知今日御史们弹劾的是谁?”

宗泽摇摇头,虽然就在那么几个人之中,但费心去猜,还不如直接问,“


状态提示:第43章 修陈固列秋不远(三)--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