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宰执天下>第28章 官近青云与天通(22)

【今天两,这是第二泡-书_)明天中午还有一】

王中正对游师雄很了解,之前的伐夏之役,在秦凤路转运司的游师雄与他接触很多

“横渠门下一向文武双全当年范文正守陕西,横渠先生便上书要取河湟为助力,可谓是远见卓识后来兴学授徒,也多谈兵事韩学士算是其中最拔尖的一个,游师雄却也是一流的人才去岁伐夏,游师雄与王襄敏的次子王厚同为随军转运,多有功勋微臣的那点功劳,也多亏了游师雄和王厚在后襄助之力”

向皇后对王中正的回答很满意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她至少还知道这两句王中正虽然推重游师雄,但从方才的几段话中,也能看得出王中正对陕西的文官武将们的了解

她暗暗点头难怪能领军南征北讨,号为禁中第一名将,秦翰也要瞠乎其后,这不是没有来由的

提起朱笔,在身边那面空白的屏风上写下了游师雄的名字,向皇后回过来又问王中正:“游师雄现在何处任官?”

王中正发了一下怔,一般来说天子若是这么问,就肯定是想要提拔这个人了只是游师雄现在可都是重臣一级了

“现下游师雄身在甘凉路以右司谏、直宝文阁权发遣凉州,并领甘凉经略使兼兵马都总管二职”王中正低头回道,他怕向皇后脸上挂不住,“甘凉乃是复之地,自吐蕃大兴后,三百年不受中国管辖,至归义军兴起亦只能羁縻而已必得能臣守之游师雄在关西夙有威望,又有能力,功绩即显,故而破夏之后半年,官家便不问资序,将之破格提拔”

王中正的话有点啰嗦,向皇后听着感觉挺怪的偏头想了想,觉得自己是明白了这是王中正规劝自己不要立刻提拔游师雄,以免甘凉路不稳

她有着些许遗憾,感慨着,“想不到都是一路帅臣了”

垂帘以来,心思全都放在了朝堂上,连一路帅臣的姓名都没时间去了解,向皇后想想,觉得自己实在是浪费了太多时间在司马光这等人身上

再仔细想想,帅司、漕司、仓司、判司,天下各路四大监司的使臣,是有大半不知道到底是谁就算听说过姓名,也不知道他们过去有何功劳和过失,不清楚他们的能力如何{书友上传}而在各路监司之下,还有四百军州,两千多县,镇子是无数

治国之难,她现在算是领会到了

“这也是官家的提拔”王中正微微松了一口气,道:“官家乃是明主,故而用人都能各尽其分,用其所长”

‘所以要镇之以静?’向皇后狐疑的看看王中正,不知道是不是他是不是又在劝谏

心中怨怼之意油然而生虽说这也是自家丈夫的意见,连王珪都用‘使功不如使过’的理由放过了可司马光之辈,却是想趁着自己还没有熟悉国事,直接欺上头来了

王中正没感觉向皇后心思的变化,接着道:“广锐军被困咸阳,犹自作困兽之斗幸而韩学士孤身入城,说降叛军罪魁吴逵**,只是尸骸难以辨认,所以并没有报功剩下的叛军活下来的近三千人,连同全家老小,全都被发配去了熙河路这也是受了韩学士之请,说是杀降有伤陛下盛德”

“韩学士仁心”向皇后由衷的说道

“的确如此贝州和保州都有降军事后被刑,只有广锐军这边被保下来了”

石得一在背后抬眼看房梁皇后和王中正倒是忘了韩冈在河东,将南归的黑山党项杀得只剩数千人,拿了两万三万的斩首,交趾人是只有八只脚趾

王中正却说得正是兴致高昂的时候,“在河湟开边时,因广锐军乃是西军中数一数二的精锐,也被派上了战场立了不少功勋,赎了过往之罪,但官家也只赐了金银田土,并没有给其官职而且在河湟之役中,广锐军领头的将校死得七七八八,不致为患了”

“难怪韩学士能未及而立,便已近宰执”向皇后深有感触,“十年前才做官就立了这么大功劳,怎么也当得起了”

王中正正道:“圣人误会了,韩学士在横山和招降两事上,并没有受功赏,全都辞了”

“这话怎么说?”

“因为在被韩大观征辟的时候,韩学士明着对王相公说罗兀难守、横山必败,若是一定要他去,有功劳也别算他一份”

向皇后惊诧莫名:“韩学士竟然这么说”

“可不就是这么说的?”王中正摇摇头,“但王相公也厉害,却硬是将韩学士派去了韩大观的帐下说不要功劳那是你的事,朝廷要你做的事,照样还是要去做”

向皇后听了是觉得匪夷所思,竟然还有这样逼人上路的做法,在朝堂的人事安排上,若是被任命官员不愿去做,怎么都不会强迫的王安石就不怕韩冈怠工?

王中正叹着气,“所以说拗相公当真是名副其实,就是韩学士撞上了,也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王中正稍稍开了一个小玩笑,见皇后抿了抿嘴,像是想笑又不方便笑的模样,心中便是轻松了几分

“不过韩学士难得的地方就在这里他去了延州,直接就往最危险的罗兀城去了,一点也没有拖延到了罗兀城,对伤病们尽心尽力,面对西贼,也是用心辅佐张、高两位主帅要知道一旦赢了,韩学士可就是最吃亏的一人,没功劳还要受人笑,但韩学士完全没有计较要不是广锐军叛乱,罗兀一役当真就给官军赢下来了”

向皇后前面已经知道韩冈在横山的赫赫功绩,却想象不到韩冈是不顾受人嗤笑的结果上为国事尽心尽力


状态提示:第28章 官近青云与天通(22)--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