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恐怖悬疑>大宋之重铸山河>第六四〇章 最后一次了

西北烽火连天,东南却是一片祥和欢乐。

开战之后,徐还只是象征性地上疏临安,写明任氏兄弟与慕洧等人谋反,西夏与叛军阴谋勾结,进犯大宋,西军请求出兵讨伐,击退来犯之敌。

说是请求,实际上先行出兵。

赵构心知肚明,徐还是占着理的,自然不会在这些小事上纠结,爽快地下旨准许了。同时对叛臣贼子,以及入侵的西夏表示了强烈谴责。

随后赵构便将此事抛诸脑后了,关自己什么事吗?西军平叛和自己有关系吗?

如果说有的话,也是希望叛乱能够拖垮徐还,西夏能够成为徐还的心腹之患,拖住他东进的脚步。

与此同时,这也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大宋朝廷不仅可以趁此机会尽快吞下刚刚收复的淮北、中原和齐鲁之地,休养生息,亦可趁此机会搞点大动作。

赵构的第一个大动作是启程北上,前往扬州迎接南归的孟太后。

群臣对此并不赞成,至少秦桧,以及宫中的皇宫、甚至御医不大赞成。赵构近来身体不怎么好,为求子嗣过度纵欲,身体有些虚弱。

奈何无论是谁的劝谏,赵构都听不进去,依旧我行我素。众人心里不免期盼着韦太后归来,以母后之尊能够劝说皇帝。

皇帝轻易出京本就有风险,何况圣躬抱恙,实在不宜远行。奈何赵构坚持,为表对母后孝敬,必须亲迎。

大臣们赞许赵构孝心可嘉之后,纷纷劝说不必跨江,可以在临平或者镇江迎接太后凤驾。

但是赵构坚决反对,一定要前往扬州。

如此坚决,自然是有原因的,虽说身在临安,距离北方遥远,但并不代表赵构对北国之事一无所知。

被掳走的皇室女眷在北方过着怎样的生活他是知晓的,五国城的浣衣院成了金国上层将领官员排队光顾的场所,是和原因他一清二楚。

赵构很年轻,尚未不到三十岁,其母韦氏被掳走的时候尚未不到四十。母亲在北地会遭遇什么可想而知。

宋国朝廷在北地亦有密探,韦氏与盖天大王完颜宗贤生有两子并非什么秘密。赵构知晓,也很难受。

可是即便银牙咬碎又有什么办法呢?韦氏是他的生身之母,何况这诸多羞耻遭遇也不得已之举。

除了痛心之外,赵构唯一能做的就是为母亲遮掩,隐藏秘密。

他已经想到一些办法,比如将母亲韦氏的年龄提高十岁,被掳去北方的并非是半老徐娘,而是一个色衰的老妇人,遭到侵犯的可能自然就小一些。

至于和完颜宗贤生下的两个便宜弟弟,也可以此否认,避免他人说闲话。其实说白了,掩耳盗铃,聊作安慰。

其次就是对韦氏隆重礼遇,崇高其地位,从而让天下敬重,避免流言,也起到一个威慑作用。

官家这般至孝,倘若有谁冒犯太后,那就是自己找死,天下人少不得掂量掂量。

国舅韦渊封为安乐郡王前去迎接,各州县官员隆重接待,圣驾亲自前往扬州迎奉都是这个目的。

……

另一个方面,赵构离开临安也是为了避嫌。

动手的时候,不在临安,或许闲言碎语会少一些。

临启程之前,赵构询问柔福帝姬,是否一同前往扬州迎接太后凤驾。

按理说柔福帝姬作为唯一在临安的皇室公主,即便并非韦氏所出,也应该前往迎接。但出乎预料,柔福帝姬婉拒了。

而且理由非常充分,她近日经常梦到孟太后,故欲谒陵祭奠。

此话一出,即便是赵构也无从反对。

大宋的太后不止一位,除了你的生母韦太后,还有扶持你登上皇位,在苗刘之变中全力支持你赵构的孟太后。

相比于韦氏单纯的生养之恩,孟太后对大宋是有重大贡献的,受天下人敬仰。即便去世了,依旧地位崇高,丝毫不妨碍其地位。

如今皇帝生母南归,如此礼遇没有问题,但倘若因此忽视了孟太后,天下人会怎么说,会如何评价呢?

会不会说皇帝忘恩负义呢?故而这个时候,柔福帝姬提出谒陵祭奠,赵构是不敢反对的。而且冠冕堂皇地请柔福帝姬代自己致祭,以表示自己不忘伯母扶持之恩。

坐上前往扬州的龙舟时,赵构冷冷一笑:“姑且让你拿大娘娘作挡箭牌,最后一次了。”

……

最后一次了。

柔福帝姬也在这样想,可能这是最后一次祭奠大娘娘了。将来即便还有机会,恐怕要很久以后了。

因此,准备需要格外充分,仪式要格外隆重。

“长公主放心,灵隐寺的禅师,龙虎山的道长都已经到了,礼部和临安府也在全力支持,隆重祭奠先太后。”

裴元衍心想,孟太后的祭奠越是隆重,某种程度上也算是打击韦氏的气焰。

“嗯,有劳先生了。”

裴元衍压抑了声音续道:“殿下,祭礼之后我们便不回临安了。”

“啊?”

柔福帝姬嘴巴微张,讶然道:“难道……要直接走吗?”

“是的。”

“好吧!”

柔福帝姬长出一口气,这一天终究还是来了,至于用什么方式,已经不重要了。

“你和二位公子单独走。”

“啊,五娘和明珠呢?”

裴元衍道:“殿下放心,宋夫人与明珠小娘子另行离开,我们会妥善安排。”

“不能一起吗?”

“一起目标太大,分开走能有麻痹之效。”

裴元


状态提示:第六四〇章 最后一次了--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