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玄幻奇幻>明月万里照汉关>第八章 银元(2)

天启皇帝跟信王一齐点了点头。

“可是,如果将这一百两银子,换成一百张纸,每张纸上写着‘抵一两银子’,陛下认为会有人愿意接受这些纸吗?”董宣武接着又问道。

“怎么可能?谁会用一头牛去换一百张纸,就算纸上写的是‘抵十两银子’也不成!”天启皇帝笑道。

“不错,大家不肯,是因为银子的确有价值,而纸张的价值远无法跟真实的银子相比。人人心中有杆秤,即使这张纸上的东西写得天花乱坠也没有用。”

董宣武点头说道,“既然如此,信王为何认为现在铸造银元,分量明明不足一两,却可以当做一两使用呢?”

“这……”这个问题,信王当然回答不出来。

天启皇帝眼神有些失望,开口问道:“依董爱卿之见,那么,改两为元,以银元代替银两之事,是多此一举,根本不可能成功了?”

董宣武摇摇头,答道:“当然不是,臣就知道有一种纸,上面写抵多少银子就抵多少银子,世人出门宁远带着它,也不愿带着散碎的银子。信王爷,可知那是什么纸张?”

“银票!”信王叫道,接着又摇摇头,“不成,我朝不是没有发过大明宝钞,但已经被证明是害国害民的恶政,早已经被废除了。

难道改两为元会重演当年大明宝钞的旧事吗?”

“不错,正是银票!当然,只有大明最有实力,而且最有信誉的那几家银号的银票,大家才愿意相信。

信王爷,你认为百姓们为什么不认可朝廷印制的大明宝钞,反而相信那几家引号印制的银票,这是为什么?”

董宣武问道。

“这还不简单,手持那几家银号的银票,随时都可以去其柜台兑换出对应数量的银子。而手持大明宝钞,却不可能兑换出票值上标注的银子。

而大明宝钞不同。

一来,由于大明宝钞难以耐久,致使百姓不愿收宝钞。虽说洪武十三年(1380年)立倒钞法,允许以旧钞向官府换新钞,但要缴纳工本费。

二来,官府只发不收,致使市场上流通的宝钞越来越多,泛滥成灾,贬值极快,几乎是一日一价。跌到后来,全无价值。百姓们自然不愿意接受大明宝钞,更不愿意将大明宝钞留在手中。即便官府当初强令百姓必须接受大明宝钞也没有用。

洪武七年(1374年),由于当时我朝缺铜,于是太祖皇帝颁布了“钞法”,设宝钞提举司,其下再设抄纸、印钞二局和宝钞、行用二库。

洪武八年,太祖皇帝以中书省名义发行大明宝钞。

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朝廷又发行小钞五种,肌⑺潦拔摹⑽槭拔模票面幅面较小。

永乐以后印行宝钞仍用洪武年号,且禁止民间用黄金、白银买卖交易。

洪武二十二年前后,纸币时贬时升,江西、福建一带二贯纸钞只能换铜钱五百文。

永乐二年(1404年),米一石一度值钞一百贯。

永乐五年米一石值钞三十贯。

宣德初年,米价已达到一石值宝钞伍拾贯。

宣德七年(1432年),宝钞一贯只值铜钱5文。

正统九年(1444年),米价涨到宝钞一百贯,宝钞已不能通行,即使积之市肆,过者不顾。

正因为如此,到了正德年间,朝廷才会废除了大明宝钞。此后,朝廷再未发行大明宝钞。”

信王对此颇有些研究。

董宣武点了点头,说道:“不错,的确如此。大明宝钞在发行的过程的确有很多不妥之处,这也是导致大明宝钞最终消亡的原因所在。

不过,从洪武年间存活到正德年间,中间长达一百多年,这一百多年来,大明宝钞能够存在下来,说明大明宝钞也有其存在的理由,不能完全说是恶政。

咱们来分析一下,大明宝钞成功与失败的原因,也许能从中找出一些经验与启发来。”

天启皇帝和信王爷知道董宣武要开始显露真本事了,两人聚精会神地望着董宣武,一副好学生的样子。

这种被皇帝和王爷景仰的感觉,董宣武十分受用。

略留出一点时间给朱由校、朱由检两兄弟俩思考了一会儿,董宣武接着说道:“先说大明宝钞的成功之处。

首先,宝钞印制的成本低。

其次,比起金银和铜钱,宝钞更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

再次,宝钞上标注了数额,虽然这数额不靠谱,但它的确能避免金银等货币在流通中的磨损。

另外,宝钞也不存在成色的问题,支付时不像金银那样,还需要辨明成色、称重、剪切等手段,方便支付。

不得不说,相比起金银,宝钞的确有其独特的优势。

再说大明宝钞的失败之处,大明宝钞的失败之处,臣以为有三点:

第一,大明宝钞本身没有价值。

宝钞钞面所标注的价值,不过是官府利用国家信誉强行赋予它的。所以,大明宝钞的最终破产,打击的是大明的国家信用,透支了国家信誉。

这也是这些年来,百姓不再肯相信我大明官府的原因所在。因为这些年来,我们官府的信誉已经几近破产了。

第二,大明宝钞缺乏合理的回收机制。

宝钞不像是铜钱,可以用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说到底它就是一张纸,用久了,一定会破损、破烂。朝廷没有提供宝钞的回收机制,这意味最后收到宝钞的人将最终承受其损失。

从这个层面上看,当初


状态提示:第八章 银元(2)--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