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重生大宋做权臣>第三百三十八章 稳坐钓鱼台
锋中屡屡失利,那些投靠了金人的宋人官员也就坐不住了。

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为了讨好金人,那些投靠金人的官员干了不少天怒人怨的恶事。金人势大的时候他们自然无事,可金人快顶不住了,自身难保,原先被金人多占的大宋国土眼看着又要变成大宋的天下,这些做了亏心事的宋人官员哪里还敢继续待在大宋。在金人撤退的时候,这些官员也纷纷收拾细软,携带着家小遁入了金国的治下。

金国不同于宋国,金国以武立国,国内重武轻文,对待文人的态度,与过去的大宋恰好相反。那些依靠科举为官的文人老爷们到了金国以后也就失去了特权,日子过得一天不如一天。

人离乡贱,在大宋只要考上了功名,就能保证下半辈子衣食无忧。可在金国,却没有那份好处,逃到金国的文人只能自食其力,有的比较幸运,攀附上了一个“贵人”,勉强还能糊口,而有的则比较凄惨,随身携带的金银使完后无人理睬,最后一家老小冻饿而死。

官职是有限的,一个萝卜一个坑,而在金国,大部分职位还是由金人担任,在僧多粥少的情况下,大批出逃宋人没有落个好下场也就不足为奇。张宝并不同情那些出逃的宋人,结局虽令人同情,但所作所为却不值得让人同情,归结下来其实也就是四个字,咎由自取。

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但同时也有为自己所选承担相应后果的责任与义务。有些事能做,有些事打死也不能做,这心里必须要有点数。投靠金人的宋官虽在大宋能力不显,但到了朝中普遍是武人的金国,也就成了香饽饽,虽然有幸成为香饽饽的只是少数的幸运儿,但这些宋官所掌握的知识,却也是金国此时急需的。

张宝并不急于在此时对金国发动全面战争,一是由于自身原因,大宋历经劫难,百废待兴,目前虽看似欣欣向荣,但实际上却依旧虚弱不堪。拼尽全力虽也能完成灭金复仇的目标,但那也是个惨胜,会让大宋本身元气大伤;二是张宝出于对把持朝中话语权的考虑,人都有这个毛病,当没有了外患以后,便会开始内斗。张宝不希望为了自己手中的权力而在宋国内部杀得血流成河,为大宋树立一个外敌,不仅可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势力,更能转移国内矛盾,从而让大宋越变越强。

张宝此时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国内,但这也不意味着他对国外的事情便是不管不问的态度。虽说有意树立金国这个外敌,但张宝也不愿意金国变得强大。就如金国早先有意放赵佶父子中的一人归宋,从而挑起宋国内斗一样,张宝也在盘算着要如何挑动金国内部的争斗。

而相比起完颜晟,张宝想要挑动金国内斗要更容易一些。眼下就是一个机会!金国内部多以宗族为主,对于完颜晟重用汉人官员企图平衡朝中各派系势力平衡一事,大部分宗族都是心中不满。张宝要做的,也就是在适当的时候浇一勺油,就足以令完颜晟焦头烂额。

金人以武立国,比起讲道理,大部分人还是习惯用手里的刀说话。而且比起完颜阿骨打生前在金人中的威望,完颜晟明显不足。就比如有件事,金国初立,国库不丰,完颜阿骨打生性节俭,于是与群臣立誓国库中的财物只有战时才可以动用。但完颜阿骨打死后,完颜晟继位,那时的金国已经接收了辽国的“遗产”,国库已经挺有钱了,完颜晟就想要改善一下生活,偷偷拿了国库里的一点财物出来,结果叫人发现了。

这事若是搁在大宋,君王偷拿国库财物,群臣顶多也就是当面指责君王行为失当。而在金国,完颜晟这个国主被以完颜宗翰为首的一帮群臣一起“请”下了宝座,拉到殿外打了二十棍后再被“请”回宝座,继续议事。

屁股挨了揍,最后还要赦免以下犯上的群臣,这窝囊气受的叫完颜晟又惊又怒,也由此深刻体会到了国中宗族势力的胆大妄为。这事看似只是一桩小事,群臣严守法度,坚持王子犯法与民同罪,但这何尝又不是宗族势力对完颜晟的一次警告。

当家作主,要真的能当家作主才能令人身心愉悦,似这种事事受人掣肘的当家作主,谁也不会甘心当。完颜晟为了摆脱当前的“困境”,自是要大力提拔汉人官员,分化宗族势力在朝廷里的影响力。

但他忽略了金人宗族势力的野蛮程度。金人以武立国,处理问题最习惯的做法便是用手里刀去斩草除根,一死百了。完颜晟自以为宗族势力会跟自己“讲道理”,但却没想到他的对手压根就没打算跟他“讲理”。

清君侧,诛小人,多好的一个用来威胁君王就范的借口。昔日汉景帝时,吴王刘濞联合七国诸侯以清君侧为民逼迫汉景帝诛杀了当时建议削藩的晁错。而这回金人办事更直接,省略了逼迫完颜晟这一步,自己动手,连声招呼也不打,以诛杀朝中奸佞为由,调兵入城将受到完颜晟重用的几个汉人官员满门杀绝。

事后完颜晟虽勃然大怒,有意惩处犯下此等大罪的几名朝中重臣,但却遭到了满朝臣的集体反对,到最后,这事也就不了了之,不痛不痒的罚了一点财物,那几个汉人及其家小,算是白死了。

其实仔细想想这也不奇怪,完颜晟生气并不是在意那几个汉人的死活,而是生气群臣无视自己的存在,恣意妄为。几个汉人官员在完颜晟的眼里如同草芥,死了也就死了,有的是想要做他完


状态提示:第三百三十八章 稳坐钓鱼台--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