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二战之我是蒋纬国>第442节 遍地狼烟 2
如此雄盛的军队、如此庞大的规模反击苏俄,确实是第一次,不得不让格里高里耶维奇觉得思维发飘。

“同志们!为了祖国!为了苏维埃!为了斯大林!开火!”衣衫褴褛的苏军军官挥舞手枪拼命嘶吼着。满洲里的焦土上,被打得晕头转向的苏军开始仓惶地还击。

泥石流般涌过来的南京军与苏军爆发了面对面的大战,汉语的怒吼和俄语的嚎叫声中,黄皮肤的中国军人和白皮肤的苏俄军人在遍地的尸骸弹坑间殊死搏杀。双方首先展开了钢铁与钢铁的猛烈碰撞,超过四百辆南京军坦克与数量旗鼓相当的苏军坦克在满目疮痍的满洲里战场上扭曲成了一个搏杀漩涡,但苏军坦克群在正式参战前被南京军的轰炸机群打得损失惨重,只有两百余辆真正参战,从而在数量上落了极大下风。

钢铁和钢铁的搏杀惊心动魄,双方六七百辆坦克发出的巨大轰鸣响彻云霄,坦克履带扬起的灰土更是遮天蔽日,双方的坦克犹如两群发疯的野牛般猛烈撞击在一起、厮杀在一起、纠缠在一起。连天的炮火间,坦克群飞轮驰骋,地面犹如巨鼓被敲击般轰鸣作响、颤抖不已,黑云般的沙土尘埃滚滚笼罩着双方的坦克群和满洲里交战区域上空。机械咆哮声堪称山河变色,成百上千道闪电般的坦克炮弹在惊雷般的轰击声中交错横飞,炸起一团团耀眼的火球和一股股拔地而起的黑烟,双方坦克上的坦克机枪也疯狂倾斜弹药,坦克驰骋声、炮弹轰击声和爆炸声、机枪机炮的扫射爆鸣声...汇聚成震耳欲聋的巨大声浪,空中的弹痕火光密如暴雨,犹如无数只萤火虫在高速飞梭,霹雳雷霆般的血肉火球在战场上疯狂地绽放着。

南京军的参战坦克大多是德国的三号和四号,还有三四十辆五号,苏军坦克主要是、、等,型号较为杂乱,其中t-26最多。总体而言,苏军只有部分坦克能与南京军的三号、四号相抗衡,大部分坦克的性能都不如南京军坦克,南京军的五号在战场上堪称虎入羊群、所向无敌。苏军坦克最大的劣势不只是数量和质量,还有通讯,此时的苏军坦克跟苏军飞机一样,无线电普及率很低,不同坦克之间需要用信号旗或信号灯进行联络,而南京军的坦克百分之百地装备着无线电,各营长、连长、排长甚至各车长之间都能互相通话,因此互相配合程度很高,相反,大部分苏军坦克在战场上都是单枪匹马战斗,哪怕战友坦克就在附近,都难以进行配合。

第77旅旅长胡琏拿起无线电对讲机,调到通讯频道,里面立刻传出了己方装甲兵各种声嘶力竭的呼喊声:

“一营二营,正面顶住!三营从东边的小土坡上迂回到敌军坦克群后方!”

“击中火力!稳扎稳打进攻!继续进攻!”

“注意左侧!左侧有敌军坦克!一定要注意两侧!”

“不许犹豫!摇摆不定等于自杀!注意保持车距!别扎堆!”

“全速开动!不许停下!停下等于自杀!以连为单位集中在一起!别掉队!”

“观察手进行瞄准!六点钟方向!急停齐射!预备!放!”

“别开得太快!让步兵跟上来!记住步坦协同!保护好我们后面的反坦克炮兵!”

风雷滚滚的爆炸火球在交战区内腾空而起,无数的钢铁碎片和人体碎片一起漫天飞舞,被击毁的坦克犹如断了气的怪兽般瘫倒在战场上,里面的装甲兵鲜血淋漓、交相枕藉,坦克成了装甲兵的坟墓,甚至是焚尸炉。被击中并爆炸的坦克熊熊燃烧,长长的火舌从坦克残破不堪的身躯上每个通风口和爆炸窟窿里pēn_shè出来,坦克里的炮弹被引爆,引起猛烈的大爆炸,使得整个坦克粉身碎骨,裹挟着无数钢铁碎片的飓风在战场上横扫呼啸,幸存的装甲兵浑身鲜血、踉踉跄跄地爬出正在冒烟或着火坦克,迅速就被战场上的枪林弹雨射杀,有的装甲兵浑身大火地爬出坦克并发疯般地打滚惨叫,每辆被摧毁的坦克周围都横七竖八地躺着装甲兵的尸体,有的支离破碎,有的血肉模糊,有的已经被烧焦。南京军的反坦克兵则在战场边缘奋勇操作一门门战防炮、反坦克炮、八八高射炮轰击向苏军坦克,铁拳般的炮弹呼啸而去后,被击中的苏军轻型坦克立刻变成一团大火球,彻底地分崩解体,坦克和里面的装甲兵变成了稀烂的金属肉泥,被击中的苏军中型坦克立刻四分五裂,瘫痪着不动了,浓烟滚滚,里面的装甲兵要么被炸死,要么被震死;被机枪子弹笼罩的坦克就像火花刺猬般,浑身密密麻麻地绽放开无数耀眼的火星,部分交战中的轻型坦克的薄弱装甲直接被机枪打得千疮百孔。交战区域犹如钢铁粉碎机,又犹如人命绞肉机,狼藉遍野、触目惊心。

“真残酷啊!”胡琏等南京军高级军官都感慨不已,但脸色是津津有味,并没有痛惜,因为战场上的惨状一大半都是苏军。

鏖战半个多小时,苏军坦克群几乎被全歼,两百多辆坦克要么变成废铁残骸要么变成遍地的钢铁碎片,数百名苏军装甲兵的尸骸散落在坦克周围,南京军则损毁了七十多辆坦克,不过其中一半是可以拖回去修复的。歼灭苏军坦克群后,搏杀得龙甲浴血的南京军装甲部队继续横扫千军如卷席般前进,掩护着步兵集群展开全面冲锋,飞轮行驶的坦克直接在遍地的苏军尸体和苏军伤兵上碾压过去,撕心裂肺的俄语惨叫哀嚎声此起彼伏。紧随着己方坦克群,


状态提示:第442节 遍地狼烟 2--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