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科幻未来>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第四百七十章 很是卖力气的伪军

自日军飞机在长治东北部,现李子元的踪迹之后。配合一千多日军对李子元该部伪军,死死咬住不放。另外归属其指挥的部分伪警备队,与晋南建国军主力,也配合两千多日军不断的从两翼试图包围李子元所部。

这次日军扫荡李子元所部,战术运用上有了一些与以往不同的变化。先在李子元一而再的偷袭长治情况之下,三十六师团将调回的日军之中,很大一部分用来担任长治,以及几个重点县城的防备。

这一点,是三十六师团部坚持的。两次的痛苦经历,让三十六师团部对师团部所在地长治的安全,可谓不是一般的重视。被李子元打残的那股日军,尽管被留在壶北就地担任封锁任务。但是另外一支调回来的两千多日军,却从潞东返回之后直接开进了长治。

同时在师团炮兵、辎重联队,以及驻扎有军用仓库的县城和重点区域,也全部以日军接替守备。此次日军甚至连长治外围守备任务,都改为由日军接替。至于伪军,全部被派出去寻找李子元所部。

另外一点,就是第一军司令部要求的。考虑到第一军即将被调走的不止一个三十六师团,而预定接替正在编成的新师团数量,达不到被调走的部分。整个第一军在山西的兵力,将会更加的分散。

所以按照华北方面军制定的以华制华的要求,逐步以伪军接替日军,担任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封锁任务,同时尽可能的让伪军独立与八路军作战。以保证对敌后战场的控制,以及其占领区的所谓治安。

在汪伪第二方面军6续抵达晋东南后,第一军要求此次扫荡李子元所部以伪军为主,日军作为基干力量使用。这也是汪伪第二方面军主力刚一进入山西,第一军调动大量的卡车,将其原来在陵川、壶关一线的一个师车运到长治。

你们这些伪军不是不愿意参加对重庆方面作战吗?调你们去参与对重庆方面作战,还得看着你们别来一个战场反水。那好,你们去打八路去,这你们还是可以胜任的吧。要是连八路你们都不愿意打,那么皇军也就不客气了。

在日军看来扩充伪军,尤其是在对付八路方面,用这些前重庆方面军队,可以大幅度节省自己紧张的兵力。这也是为何在这个汪伪第二方面军,在进入山西之后还未等喘口气,就被6续又被调往长治。

就在于日军认为这支伪军,刚刚抵达山西战场,与这里的八路还很陌生。之间不可能有相互勾连的可能性,而且这支伪军战斗力远胜于山西本地伪军。更何况日军,也算是下了不小的本钱。地盘、武器该给的都给了,也到了这些伪军为皇军效力的时候了。

此时在汪伪政权的努力,以及日军很大方的表现之下,这部伪军因为被认为战斗力强,所属部队被列为重点部队。甚至在移防之前日军为了表示信任,还大方的将原来一直掌握在他们手中的弹药放权利,也一并的移交给了汪伪第二方面军总部。

南京汪伪政权在日军的示意之下,调拨一批日军转交的武器,准备该部队内部使用的老套筒一类的老枪,都给换装成了不知道从那里搞来的曼利夏步枪。同时日军也给该部,一口气补充了奉天造的七九重机枪十多挺,七九轻机枪六十多挺、迫击炮十余门。

日军还给了该部十辆汽车,两门博福斯山炮和一门苏制野炮。至于日式火炮,日军现在自己都不够用,自然不会那么大方了。当然炮弹是不会多给的,战防炮和高射炮,也不会给一门的。只是该部原来的几挺高射机枪和一门二十毫米小炮,没有收走而已。

该部的老底子是原来二十九军部分散兵,以及加上河北、山东部分地方武装组建的。除了部分二十九军散兵携带的武器比较好之外,大部分的枪械都是收集的地方杂枪或是民枪。枪械状态很差,质量也相当的低劣,甚至还有老快利、九子毛瑟等老爷枪。

装备差,口径也相当的混乱。其中不少的老北洋时期的意大利步枪,九子毛瑟等老枪,连子弹都没有地方去弄。之前该部在投敌的时候,日军给补充的部分辽十三步枪,又被那位老总都给了自己的教导团和特务团,这样他的心腹部队。

下面的部队,装备混乱的情况并未得到根本改变,大部分还是使用投敌前的老家伙。这次日本人将其调往长治之前,火给该部补充了一大批的武器,彻底淘汰了那些质量低劣,并且已经不堪用的老枪。

现在尾随李子元的这个师,就是之前李子元在突破壶关封锁线的时候,遭遇到的那个师。那一战该师卖力的表现,让日本人很是给了一些奖赏。日军将缴获林县方面的武器,就地调拨给其一部分。

原本该部装备的部分意大利造步枪,日军也给加了不知道从那里搞的弹药。并给该师调来林县作战被俘的五百多俘虏,给这个师扩充了编制和实力。实际掌控该师的日本顾问,不顾那位老总的反对,又将被李子元打残废的教导团残部,都编入到了该师之内。

眼下这个师共有将近四千人,轻武器的数量很充足。足足两千多支步枪,其中有三分之一的中正式步枪,其余的大部分是汉阳造步枪。虽说还有三分之一的意大利造步枪,但日本人也答应剿灭这股八路之后,在给他们全部更换成好枪。

还有六十多挺轻机枪、十余挺重机枪。还有四门迫击炮、两门辽十四三七平射炮,两挺大口径机枪以及十多个掷


状态提示:第四百七十章 很是卖力气的伪军--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