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科幻未来>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第三百四十三章 我让你当炮兵连长

(7#)

这个前伪军士兵反问,又一下子把这个炮兵排长给问傻眼了。(**高速全文字首发,**)他只是与贺会章学过怎么使用迫击炮,但在指挥上因为就两门迫击炮,一般都是从目标测算到开火,都是由贺会章亲自下命令。

他这个排长实际上起到的作用,就是一个高级传令官外加备用炮兵排长。而且之前因为迫击炮的数量不足,他这个炮兵排基本上都是步兵排。按照贺会章的意思,他的这个三排就是弹药运输排。

当然因为炮弹有限的很,外加一个炮兵连的建制,就两门迫击炮混日子。就连携行弹药的活计,他这个排也基本上轮不到。就那么一点炮弹,人家两个排长都盯着那。自己人都用不完,还能轮到他这个备份排。

所以这个炮兵连的第三排,除了人手一支步枪之外,其他的与步兵排没有啥区别。唯一的差别就是,不甘心自己部队就两门迫击炮打天下的贺会章,还是让这个排学会了迫击炮的使用。

而李子元在撤往潞东与分区汇合路上,见到这个炮兵排闲的要命。又将步兵炮留给了他们,并抽出一点时间简单的教会了他们如何使用。不过在出发的时候,为了行动上的便利,这门九二步兵炮留在了分区,这个排就更无所事事了。

这么一搞下来真的轮到他自己亲自指挥,可就是两眼一抹黑了。土法速成培养出来的,能力和水平还远远的达不到,真正炮兵指挥员水准。面对着真正的专业人士,这位炮兵排长不由得老脸通红。

虽说有些尴尬,但好在这个时候的八路军极其虚心,敢于向一切的对手学习。尤其是基层干部,一般不懂装懂的很少。管他是反正的伪军,还是什么人只要会摆弄炮就行。更何况这个家伙,至少在现在还算是自己人。

这个排长看着前边不断发动反击的日军,咬了咬牙后道:“你小子别看我,山炮我也是第一回摸,要不然也轮不到你来显摆。这样,咱们俩分个工。具体目标由你定,你看着那边威胁大,你就向那边开火。”

听到这个炮兵排长的回答,这个前伪军士兵差点一头栽倒。那边威胁大就向那边开火,这叫什么命令。合着给你当部下,啥事还得自己来?只是到了这个地步,已经没有了退路的他到也没有含糊。

在大致看了一眼当面的战局之后,退出了炮兵排长塞进炮膛的榴弹,在炮弹堆里面挑拣了一下,翻出另外一种炮弹塞进了炮膛。眼下打已经冲锋到百余米的日军步兵,再用榴弹有些不合适。所以这次他塞进炮膛的,是一枚专门杀伤步兵的榴散弹。

将炮口对准正在进行反击的日军步兵,直接拽动了发火绳。他塞进炮膛内的这枚榴散弹,在这种近距离之下杀伤力是相当惊人的。一发榴散弹打出去,反击的日军一个小队的兵力,直接被撂倒了多半个小队。

在配合步兵打退了日军的反击之后,这个明显当过炮兵的前伪军士兵。又以精确的火力,充分发挥了大炮上刺刀的战术,将正在阻击正面部队的日军残存三个碉堡,一个个的点名给敲掉。

残存的日军守军扛不住炮火的打击,在碉堡被摧毁的所剩无几之后,只能快速的退守几个仓库。就在这个也一样打起了兴的家伙,正准备调转炮口向着日军固守的几个仓库,一炮炮的轰下去的时候,却被冲进来的李子元给拦了住。

在见到李子元后,那个炮兵排长也没有居功,将整个战斗经过老老实实的,向着李子元做了一个详细的汇报。听完炮兵排长的汇报,李子元转过头看了看面前身上还穿着伪军军服,这次却是立了大功的这个家伙。

在给部队下达了继续围困残存日军,并立即向长治内城方向放出警戒,并迅速占领没有日军的仓库,准备做好抗击日军增援部队的命令后。才转过头来看着面前的这个有些年龄的战士道:“你当过炮兵?会使用这种四一式山炮?”

李子元这么一问,那个前伪军士兵立即立正,敬了一个极其标准的军礼道:“原晋绥军直属炮兵团,上士炮兵班长周同向长官报到。我在晋绥军炮兵时候,使用的这种日本火炮仿制品十三式山炮,所以这种火炮我会用。”

“这种山炮虽说在日军之中,算是联队一级的山炮,因为射程近已经算是淘汰货。但这种山炮很轻便,很适合山西战场使用。当初的晋绥军制造的数量相当大,除了少量其他火炮之外,绝大部分炮团使用的都是这种火炮。我们那个团,还有一个营使用的是日本原厂货。”

“不过,晋绥军自己制造的炮弹,因为装药的问题没有鬼子炮弹杀伤力大。而且晋绥军制造的火炮,因为炮钢质量问题,寿命也比不上日本原厂货。但在使用这种山炮上,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听到这个家伙居然是晋绥军前炮兵班长,李子元倒是来了兴趣。在山西战场这么多年,他也知道战前晋绥军不仅有大量的炮兵,而且还能自己生产和制造山野炮。在炮兵实力上,甚至比中央军实际上还要高出一筹。

重炮和野炮虽说不多。但山炮的数量还是相当大的。原来总部所属的炮兵团,就是捡的晋绥军遗弃在滹沱河里面的山炮起家。那次下河摸炮,当时还是排长的李子元,也曾经参加过。

晋造山野炮虽说质量不高,但是毕竟是战前炮兵实力最雄厚的地方势力。而且他们的炮兵因为参加过中原大战,实际作战经验极其丰富。抗


状态提示:第三百四十三章 我让你当炮兵连长--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