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科幻未来>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第二百四十五章 何三亮的战术布置

(7#)

这个时候就看出来参加过临沂会战,苦守过临沂何三亮的经验来了。(**高速全文字首发,**).他坚决反对部队利用村中房屋作为第一防御工事,他认为日军肯定会调动炮兵参战。这些晋东南地区典型的民居,防备步兵炮都很勉强。要是日军出动山野炮,很可能会反倒成为自己的坟墓。

而在何三亮看来,日军既然早就现了自己的踪迹,却迟迟没有起进攻。只是派出兵力钳制自己周边几个可以突围的方向,以打消自己抢先突围的念头。其真正的意图,很有可能是在等待后续炮兵的抵达。

尽管日军会派出多少炮兵参战,在无情报支援以及无法派出侦察兵力的前提之下,何三亮并不清楚,也无法做出预判。但有一点何三亮却是可以做出判断,那就是日军此战之中投入的炮兵绝对不会少。

因为先期抵达的日军,携带了部分的迫击炮和步兵炮。按照双方的兵力和火力对比来说,尽管有部分的迫击炮不适合打这种攻坚作战。但是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当作直瞄炮火使用的九二步兵炮,进行作战支援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日军迟迟不动,甚至就连装甲部队抵达,都没有立即采取行动。何三亮清楚地判断,日军这是在等待后续炮兵的抵达。虽说大口径火炮不见得,但他认为日军极有可能会投入攻坚威力更大的野炮。

所以何三亮制止了部队,要将房屋作为主要防御工事的想法。只是将这些房屋的墙上,打出一些交叉射击的枪眼,并拆卸下所有的门窗。只作为在必要的巷战中,部队可以依托的工事。

但是至少在李子元没有决定与日军打巷战之前,何三亮坚决不同意将房屋作为主要防御工事。何三亮将村中的小路都利用起来,并将所有的房子门窗全部都拆卸下去,所有的院墙都打开了一道缺口。

有效的利用村中道路的转角处,房屋前后的菜地以及个院落之间的石墙作为简易工事。同时何三亮让人就地取材,利用村中的部分木料制成了一些木梯,给每一个方向都配了几部。

以便必要的时候可以上房顶,利用房顶的居高临下集中火力打击。如果这些房屋的房顶,能在日军炮火打击之下,没有被摧毁的话。何三亮的想法很明确,就是在需要的时候,随时可以将整个村落,变成了一个立体的防御工事。

临沂一战日军的地空火力,给他的印象太深了。部队集中在这么一个不大的村子内,就算一个加强连的兵力,但整个回旋空间也都太小了。日军如果集中大量的炮火,搞不好未战就会伤亡过半。

当年临沂一战,他所在的第三军团虽说只有一个四十军,军下面只有一个两旅建制的三十九师外加一个补充团,一万三千多人马。但六百多挺轻重机枪,四门山炮外加几十门迫击炮,以及二百多掷弹筒的装备,在杂牌军中也堪称精良。

西北军一向以练兵著称,三军团当年虽是西北军中的杂牌,但是所辖兵力大多为百战老兵。各级军官也都是多年行伍出身,基本上都是中原大战幸存下来的精锐,战斗力在杂牌军之中也算的上强悍。

但临沂一战打的虽是惊天动地,他所在的三军团几乎一战就拼光。大部分的伤亡,都是日军炮火造成的。这些房子虽说可以提供一定的防护,但却扛不住日军炮火的打击。一枚炮弹下去,一个班连同房子就基本上报销。

这些房子不是不可以用,但是在没有进入巷战,让日军炮火有所顾忌之前,是绝对不能用的。村中道路狭窄,除了东西的那条土路之外,其余的地方日军炮兵无法跟随步兵突入。只要切断日军步炮之间的联系,这些房子才可以利用。

在部署防御兵力的时候,何三亮甚至不顾李子元的反对,将刘连明的直属排控制在手中,当成了总预备队使用。同时督促贺会章的火力排,给他的那挺仅有的重机枪,至少修建五个预备阵地。

何三亮的想法是在防御的时候,无论日军以那个方向为主攻方向或是采取几面对攻战术,都采取一面顽强阻击,一面将日军放进村中,利用巷战尽可能的杀伤日军的办法。不与日军拼火力,更不能死打硬拼。

而是充分利用自己部队,各自为战能力强的优势,依托村中狭小的街道,将日军兵力分散开来打。对于何三亮的这种做法,几乎所有的干部都提出了反对,只有李子元坚决支持他。

这就是李子元的最大优点,我没有打过这种硬碰硬的正面阵地战,尤其是面对绝对优势火力之敌的村落防守作战。但是你懂,我就跟你学。你提出的建议只要合理,我也会采纳。也正是李子元的坚决支持之下,何三亮的计划才得以顺利的推行下去。

在李子元与何三亮共同的推动之下,整个村子的防御体系都是按照何三亮要求做的。在战斗部署上,也是按照何三亮部署来的。等到战斗打响之后,包括曾生在内的所有人,才明白何三亮的意图。

就在李子元从房顶上下来两个小时之后,已经全部部署到位的日伪军,正式在炮火的掩护之下,对李子元所固守的村落起了进攻。此次下定决心将李子元,彻底解决在这里的日军,上来就动用了最猛烈的炮火。

除了之前到位的一个山炮中队以及一个独立迫击炮中队外,甚至还从长治调集来了两门一百二十毫米榴弹炮。至于参战的步兵炮和迫击炮,在日军投入的炮兵之中都不算


状态提示:第二百四十五章 何三亮的战术布置--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