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科幻未来>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第二百四十四章 不能说出的原因

(7#)

说到这里,何三亮看着村子周边,越聚越多的日伪军摇头道:“还有营长,我想你要有一个长期的思想准备。(**高速全文字首发,**).日军这次扫荡之所以第一刀选择了壶北,除了咱们去年和今年上半年连续的动作,给日军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和威胁之外。”

“恐怕日军也拿壶北境内的此次扫荡行动,作为将来对我们作战整体战略的一个实验点的意思。如果此次扫荡采取的新战术,对他们整体战略意图有利,对我们有生力量,尤其是对于支持我们的民心削弱明显。”

“在不远的未来,日军这种残酷的扫荡方式,恐怕将会成为他们对我们根据地扫荡的惯例。而且我估计日军扫荡的力度,恐怕也会更加的频繁。这不仅仅是我们要面临的严峻问题,更是整个太行山中的我军,都要面临的考验。”

“原因很简单,现在中条山那边的中央军已经被解决。二战区现在基本上已经无实力,与山西境内的日伪军对抗。为了维持以战养战的整体战略,维护其所谓的华北治安稳定,日军在近一段时间会抽调大量的兵力,对付整个华北的八路军。”

“一旦这种扫荡成为常态,这无疑对我们来说是一个相当大的威胁。根据地破坏的越是严重,对我们的生存越是不利。不仅兵员无法补充,就连填饱肚子都会成为我们的一个头疼问题,更别说部队所需的冬装和其他的物资。”

“太行山区虽说比南面的中条山区,相对的条件要好一些。但粮食和物资的产量,都远不如上党盆地。这一点我在陵川的时候,就已经是深有体会。单靠本地的粮食产量,部队很难吃饱肚子。”

“如果本就贫瘠的太行山内,在遭受到严重的破坏,恐怕咱们部队要受到严重的削弱。最关键的是大量青壮年的被抓走,大量百姓被屠杀,更是削弱了我们在民众中的威望。让老百姓丧失抗日的斗志,这对我们无异于釜底抽薪。”

“小鬼子这一手,玩的相当厉害。与其抽调大量的兵力,维持一条根本就不可能为维持住的封锁线,还不如来一个釜底抽薪。直接对太行山根据地,采取大势的破坏。让我们要么选择饿死、困死在山中,要么出山跟他们决战。”

“谁都知道,别说咱们这个独立营,就是全军区部队都加在一起,就那么一堆破烂武器外加没有几的子弹,去和小鬼子硬碰硬打一场决战的后果是什么。小鬼子这是用极端手段,在逼着咱们和他们决战。”

“不过,营长我感觉这次你的做法,好像是别有用心。我感觉这次日军拿咱们壶北当成了一个实验田,你老兄大概也是在实验新的战术?日军调集重兵对壶北东部山区进行扫荡,依靠咱们自身实力肯定无法应对。”

“你老兄此次跳出外线,搞出了一定的动静,将东部山区日伪军吸引回来。那怕就是只吸引回来一部分,也无疑拉开了日军部署的空挡。这就是给坚持在内线作战的部队,创造了一定的战机。当然这个战机不是对于咱们自己留守部队来说的,他们没有那个实力。”

“如果我没有判断失误的话,你的这个战机是给壶北东面黎城看的。日军为了追击我们,将进入壶北东部山区的机动部队抽调了出来。这样留在壶北东部山区扫荡的日军,一个大队也就撑死了。”

“这个战机上级要是还看不到的话,就不是那位当年赫赫有名,即便我在杂牌军也听说过的川军名将了。你老兄这是要拽着主力部队,一起帮着咱们进行此次反扫荡作战。咱们将鬼子最精锐的部队给拽住,剩下的问题就好办的多了。”

“不过,咱们那些伏击究竟取得了多大的战果,让日伪军放弃了原有计划,像是疯了一样到处寻找咱们。甚至将原来的整体作战计划都不顾,将留在壶北东部的机动部队给抽调了过来。单就那些毒气弹,恐怕没有这么大的力度吧。”

何三亮的这些看法,李子元呵呵一笑道:“我就说你老何的目光没有那么的短浅,我更没有看错你老兄。你不当参谋长,真的是很委屈了你这个人才了。要说平川西面的那一战,取得了多大的战果,能让鬼子这么追着咱们不放我也不知道。”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咱们那一战是真的将鬼子给打疼了。而且你的感觉没有错,在打完那场伏击战后,我在伏虎寺一线休整了一夜,的确是有意为之。如果在哪儿之前撤到壶关去,是绝对没有任何问题的。”

“可老何,咱们不能那么做。咱们撤到壶关去,咱们在短时间之内的确是安全了。可东部山区留守的部队怎么办?咱们撤到壶关去,算的上充分调动日伪军吗?不将日伪军给拽回来,还怎么减轻山区的破坏?”

“所以我一方面让部队好好休息一夜,另外一个方面就是要告诉日伪军咱们还在壶北,而且就在他们眼皮子底下。老何,眼下这场血战不管我们愿不愿意,这场战斗我们都得打。要不然,咱们的根子就会被日伪军给挖掉。”

“至于该怎么突围,老何,难道浊漳河就不能成为突围的通道吗?鬼子火力强盛,骑兵和汽车追击度快,咱们要是从平原地带突围,那是自己找死。唯一可以利用的,就是这条河道。”

“而且你也没有看错,我的确是打着将主力拽进来的念头。咱们兵力就这么多,就算浑身是铁也打不了多少钉子。日军打定了主意彻底摧毁壶北东部山区根据


状态提示:第二百四十四章 不能说出的原因--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