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穿越重生>大明钉子户>第七四零章 安全通道

李子雄问道:“司令,辽阳什么时候打?”

“你们参谋部的意见呢?王越问道。〞

李子雄道:“最稳妥的办法就是围困,辽阳必然不攻自破。辽阳的总兵力大约有九万多人,连同百姓共有二十万人,其周边地区已经为我军所控制,可以说是补给断绝,已成死地。从辽阳囤积的粮食数量判断,建奴最多能够维持三到四个月。

我军当然也可以选择打,十个小时内辽阳就可拿下,但是风险依然存在。据军事调查局审问相关俘虏称,辽阳防御阵地投入了二十万斤huǒ yào,用于布置雷区。虽然不能和第一次盖州战役的雷区相提并论,我军也要预期产生的伤亡。”

除了盖州防线,清军的最后一道防线就是辽阳防线,虽然规模和面积无法与盖州防线相比,但是辽阳防线却更加密集。

以辽阳城为核心,护城河为外沿,辽阳城外被清军挖的如同月球表面,十几道环形阵地参差其间。战壕、猫耳洞、土堡、地道,还有对天策军颇具威胁的雷区,成为辽阳守军依仗。

辽阳城为辽东第二大城,周长共十二公里,为了抵抗天策军的进攻,满清也是下了血本,这里是最后一道防线,所以辽阳城内也是深沟堡垒,为了与天策军打巷战做足了准备。

通过细致的空中侦查,发现辽阳不可能如其他城市一样一击而破,所以李子雄才保守的估计为十二个小时。

天策军真正忌惮的是雷区,辽阳的其他防御设施在大规模炮击下根本就抵挡不了多久,毕竟辽阳并不是钢筋混凝土工事。

“雷区的位置现在还没有得到准确的信息吗?”王越皱着眉头问道。

军事调查局长谷秀全道:“报告司令,据俘虏交代,辽阳阵地建设是礼亲王代善亲自抓的,参与施工的那些人都被代善扣留在了辽阳城里,所以无人知道雷区的具tǐ wèi置。”

军事会议陷入了短暂的沉默,王越手指轻敲桌案,与会众人都等他拿个主意。

打还是围,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打是能够一劳永逸,彻底解决满清最后一支重兵,清除辽东最后一块障碍。围的代价最小,但时间太久,这也不是天策军的作风。

但是如果选择打的,伤亡不可避免,如果伤亡重大的话,谁也不敢承担这个责任,所以最好是王越来拍板。

“司令,卑职有一些浅见,不知当说不当说?”特战大队副参谋长,司令部参谋李学文举手道。

李学文的主要岗位是司令部参谋,特战大队副参谋长是他的兼职。

王越点头道:“李参谋请讲。”

李学文站起来,整理了一下思路道:“第一次盖州战役和第二次盖州战役后,卑职曾到现场收集了一些相关数据,可能对我军进攻辽阳会有所帮助。”

王越笑着道:“李参谋的意见是打?”

李学文也笑了笑道:“卑职只是提一点参考意见,请司令斧正。从盖州防线建奴雷区现场观察发现,建奴的bào zhà wù全部埋藏在地面下方七到八公分的位置,上面覆盖碎石和浮土作为掩饰。”

“而我军所拥有的一五五自行榴弹炮射程高达四十公里,炮弹落地后能够深入地面三十公分以下,bào zhà后可造成一个半径约一点三米的漏斗坑,完全可以摧毁该区域内埋藏的任何bào zhà wù。”

“也许自行榴弹炮数量不足以单独完成这样的任务,但是我军的三八式火炮口径达到一百零五毫米,数量高达二百三十五门,三八式火炮炮弹落地后能够深入地面十五公分左右,bào zhà后,可造成一个半径八十多公分的弹坑,也能有效地摧毁bào zhà范围内埋藏的bào zhà wù。”

“另外我军还有空中轰炸可以补充。卑职发现,从八百米高空坠落的一百毫米迫击炮弹,落地后根据土壤硬度,可深入地面十五到二十公分之间,bào zhà后可造成一个半径约为七十公分的弹坑,皆可摧毁该范围内埋藏的bào zhà wù。”

“因此卑职建议云集海航和陆航的所以直十八运输机和两个师又一个旅的所有自行榴弹炮和三八式火炮,对辽阳阵地采用地毯式轰炸,为我进攻部队开辟一条宽达一公里的安全通道,进而迅速拿下辽阳城。辽阳城被破,辽阳wài wéi建奴的补给就全部掐断,不出三日,建奴不攻自灭。”

李学文话音刚落,参谋长李子雄、政治部长黄博等人带头鼓掌。

李子雄连声赞道:“李参谋观察入微,分析缜密,逻辑严谨,此策完全可行。我军的首要意图是拿下辽阳,wài wéi建奴不攻自乱,即使在其他方向布置了雷区,已经形同虚设。”

王越哈哈一笑道:“看来参谋部是准备采纳此策,选择打了?”

“打,当然打,辽阳这颗钉子必须拔除,以尽快消灭建奴的最后一股重兵要塞。收复辽阳之后,我军就能够完全腾出手来,围剿散步在辽东的建奴残部。”李子雄道。

王越点头道:“好,那就这么定了,各部协同准备就绪后,就可发动进攻。”

“是!”

......。

六月十二日,天策军第三、六两个师又第一师一个旅以及特战大队经过一天多的准备,开始了辽阳攻势。

首先发言的是八十门一五五毫米自行榴弹炮,震耳欲聋的炮声响彻云霄,巨大的弹丸跨过五公里的距离,狠狠地砸向清军阵地。

八十门榴弹炮发射的炮弹,如


状态提示:第七四零章 安全通道--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