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穿越重生>曹魏>第一百五十八章 汉献帝的机会! 1/5

在初夏连绵不绝的细雨之中,汉献帝乘坐着车驾,在泥泞的道路上行走着。

这道路泥泞无比,自然也是十分颠簸的。

加上荆州水网密布,后路又有有强兵追击,所以走到最后,刘协连自己的帝王车驾都丢了,只是被一干心腹侍奉着,狼狈的朝着武陵前行。

武陵离襄阳没有多远,但是路的泥泞足足让汉献帝在其中走了两天两夜。

两天两夜里面,汉献帝不仅没有得到足够的休息,反而整日在细雨的沐浴之下,浑身泥泞,更糟糕的是,在雨天急行军,汉献帝甚至连热食都吃不上。

整日吃的都是些粗粮大饼。

而这些食物,平时都是士卒吃的,而不是他一个皇帝应该吃的东西。

但是在后有追兵的危险境地之下,没人会考虑到这一点。

在如此境地中,汉献帝不仅生了病,而且心中滋生了不少绝望心情,在出许都,意气风发的汉献帝已经被现实慢慢磨损了,就如之前他的他一般。

之前的汉献帝,是一个傀儡,诸多诸侯统领下混混无为的傀儡,不仅没有人生自由,平日里还要担心自己的生命安全,甚至连自己的皇后都保护不了。

但是纵观刘协的一生,汉献帝也不是没有机会掌握大权,从傀儡身份中脱身而出的。

汉献帝最佳的翻盘机会,是王允诛杀董卓那次,当时董卓把汉献帝从洛阳裹挟到长安,又跟关东诸侯在虎牢关打了几次,不分胜负。

董卓被杀的主要原因,并不简单归咎于貂蝉一个女人身上,核心要害在于他没有分够好处给核心团队成员,这就像是创业团队初步取得成功,创始人却不肯把股权分配给创始团队,最终导致团队分裂。

董卓靠着西凉军团发迹,当上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太师,却没有好好分配股份和权益,自己先把掠夺来的财宝全部堆到了自家别墅区-湄坞。

对他不满意的人应该大有人在,吕布只是恰好出现在关键的位置上而已。

另一方面,董卓不光忽略了核心团队的感受,反而信赖起王允等一批旧朝高官,要知道那些高官出身背景都是门阀贵族,怎么可能看得上董卓这样一介武夫呢?所以即使没有吕布,董卓身边也必然出现别的隐患。

当然错用吕布更是大败招,这样一个人能够因为一匹赤兔马的诱惑就亲手杀死赏识自己的恩人加干爹丁原,怎么会对他董卓一个人忠心耿耿?

分明是在身边养了一只中山狼嘛。

董卓被杀之后,是汉朝再次中兴的最佳时机。

理由如下:打天下需要三样东西核心团队,核心地盘,外部环境。

核心团队此时文官有一大批诸如王允这种忠于汉朝的遗老高官,久经考验而且能力普遍在中等以上,完全够维持朝廷的正常运转。

武将方面,不仅有天下第一勇士吕布,董卓麾下还有一批武将和谋臣,比如樊稠、张济、贾诩、李儒等,水平都不低,能够和关东诸侯打成平手且略占上风,但是这批人需要下力气安抚,后来王允等人就是犯了想当然的错误,没有把统战工作做好,只想着清除董卓路线的残余势力,才导致西凉军造反。

其实在整个西凉军中,真正忠于董卓的将领只有李、郭汜等少数几个,根本不成气候。况且当时西凉军远离本土作战,物资补给都仰仗中央,一般来说,只要不逼急了,谁都会先考虑最现实的吃饭问题。

假如王允们能够实施正确的斗争路线,绝大部分西凉军都会归顺中央,而西凉军在当时是天下武力第一的野战军,战力值远远超过后来曹操起家依靠的农民军底子青州军。只要掌握住了西凉军,朝廷自保的能力是绰绰有余的。

再看最重要的第二点核心地盘,董卓把东汉朝廷搬家到陕西关中,实际上是做了一件非常明智的事情。

这是因为东汉首都洛阳,虽然地处帝国的中央地带,但是周围能耕种的土地太少,缺乏战略纵深,四周区域反而更加有发展潜力。

在中央衰弱的时期,这种配置会导致朝廷的直属力量严重落后于周围的藩镇势力,迟早会被藩镇逼宫问鼎。之前东周王室从关中迁来后的衰弱足以证明坐守洛阳平原难以号令天下。

而董卓强拆洛阳,硬把朝廷搬去长安,从地缘政治角度看,简直是神招。假如朝廷能够在消灭董卓后形成稳定的政治格局,以长安为中心的三秦将会成为王朝中兴的堡垒。

这是因为关中四面都是要塞,外来势力很难打进来,同时内部有千里耕地,足以供养数十万大军和上百万人口。在其西面还有凉州军的老家甘肃河西走廊,在那个时代,河西走廊正是出精兵猛将的地区,不乏马超、庞德之流的高战力武将。而且西凉军团不仅作战勇敢,还很实在,不像关东诸侯的军队那样鸡贼。

再向南看,还有沃野千里的蜀地,当时当家人是汉王室的旁支刘焉和其子刘璋,论血统论能力都无法抗衡关中地区。一旦朝廷稳定后进军西川,又可以拿下这块风水宝地获得粮草供应。

在当时的局面下,只要守住了关中和西凉,朝廷完全不惧怕关东诸侯造反或割据。况且汉朝毕竟历经400年,是人们心中当之无愧的正统。关东诸侯虽然羽翼渐硬,但是相互之间难以形成合力,互相尔虞我诈,连个酸枣联盟都搞不久。各地诸侯势力再强,也很难超过战国时期的七雄(袁绍整合了燕赵两地是例外)。


状态提示:第一百五十八章 汉献帝的机会! 1/5--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